李宪:经略西北、拓地降敌的宦将(史论)

(0)

相关推荐

  • 宋夏战争之元丰五路伐夏

    夏毅宗李凉祚死的时候年仅21岁,他的儿子李秉常继位时只有8岁,西夏的大权被梁太后及其兄弟梁亿埋所掌控.梁太后是党项化的汉人,为了得到党项人的支持,从各个方面与宋朝作对,尤其是废除了她的丈夫李凉祚当年推 ...

  • 他只身一人,不费一枪一弹降敌400余人

    那时他们正年轻[他只身一人,不费一枪一弹降敌400余人]1946年,29岁的杨子荣在牡丹江军区的剿匪行动中,只身与匪首巧妙周旋,不费一枪一弹使土匪400余人投降,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1947年,他仅带 ...

  • 文天祥为何首肯亲弟降敌1

    以死抗元的文天祥,咋就首肯了亲弟弟的降敌呢? 文天祥,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抗元名臣.在文天祥众多眩目的头衔之中,"抗元名臣"尤为人所瞩目.不仅如此,状元出身 ...

  • 文天祥为何首肯亲弟降敌2

    "兄尽忠,弟尽孝,有何不可?" 历朝历代,文人们对于文家兄弟一死一生.一殉一降的选择,褒贬不一. 褒兄贬弟,是主流看法.元初就有人赋诗讽刺文璧: 江南见说好溪山,兄也难时弟也难: ...

  • 赫赫有名的大唐名将,深得唐玄宗赏识,最后却兵败降敌不得善终

    中学时代学习杜甫的<石壕吏>,因此知道诗人还有<新安吏>和<潼关吏>,便又顺便读之. 很多年后,除了<石壕吏>,<新安吏>只记得其中一联&q ...

  • 在求得皇帝批准后含泪降敌的南唐名将郭廷谓

    前言 历朝历代,几乎所有人都对叛徒深恶痛绝,恨不能除之而后快,更不会鼓动自己的手下叛变投敌:有的叛徒虽然找对了新主人,却因为卖主求荣品格低下反而遭到新主的厌恶,轻则受尽白眼,重则被卸磨杀驴. 但历史上 ...

  • 秦将白起坑杀降敌四十万,史书是怎么记载这件事情的

    战国时期秦将白起几乎参加了秦昭王时期所有秦争夺中原,开疆拓土的所有战争,伐魏.击赵.征楚,为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础立了大功.在<千字文>中将他与廉颇.李牧 .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 ...

  • 三国第一悲催武将:第一战降敌,第二战直接挂掉,可惜了鼎鼎大名

    说到三国第一悲催武将,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个,被吕布砍断手腕的武安国,或者是被关羽一刀剁翻的管亥. 但是笔者认为,这两位兄弟虽然很悲催,但是跟下面要出场的这位兄弟比还是差了点.这位兄弟悲催的惊天地泣 ...

  • 臧汉臣茶壶降敌占领诸城(2)

    胆战心惊的县官吴勋见势不利,匿居于德国天主教堂,巡防团也退驻城西北三十五里的程戈庄. 县官搬救兵反攻革命党人惨遭镇压臧汉臣被杀 山东军政分府一面张贴布告,声明凡愿意剪掉辫子的人都可以加入革命军,一面组 ...

  • 臧汉臣茶壶降敌占领诸城

    青州起义失败后,部分革命党人由王长庆带领到达安丘,稍事安顿后准备攻取诸城.1912年1月31日,革命军行至诸城城北三里庄驻扎.县官吴勋令城门紧闭,严防死守.这时,身为诸城开明士绅的臧汉臣大胆进城,用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