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出问题了为什么要治肝?
相关推荐
-
中医内科学:脾系病证概要
经过六十多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医专业教材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发展至今出现了重复.繁多的现状,致使教师不易把握课堂教学主次,学生不易掌握基本知识点.为此,笔者在多年临床与教学实践的基 ...
-
《证治准绳·幼科》脉法
候儿脉,当以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为平和,八九至为发热,五至为内寒. 脉弦为风痫,沉缓为伤食,促急为虚惊,弦急为气不和,沉细为冷,浮为风,大小不匀为恶候.为鬼祟,浮大数为风.为热,伏结为物聚,单细为疳 ...
-
春季腹泻高发,久治不愈,应是湿气侵袭,湿郁化热所致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在经历过寒冬的考验之后,阳气也在春季开始升发, 但春季气温冷热变化较大,加上天气潮湿,一些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开始生长繁殖,随风潜入体内,有些人稍不注意就会发生腹泻,甚至是慢性 ...
-
2021年甘肃正浩学校中医确有专长在线模拟考试第七次试卷
2021年甘肃正浩学校中医确有专长在线模拟考试 第七次试卷 1.[单选题]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程的变化 B.病机的变化 C.症状的变化 D.体征的变化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 ...
-
治疗腹泻的方剂(一):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出自中医古籍<丹溪心法>,在后来的<景岳全书>中也有摘录,可见其疗效之佳.由陈皮.白术.白芍.防风四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脾虚肝旺之泄泻,有补脾柔 ...
-
脾出问题了为什么要治肝?
小编导读 五月初五端午节,也就是今天啦,小编首先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好文是关于抑木扶土法的.脾出问题了,却去调理肝,这是何理?这是中医学中的抑木扶土法,是根据中医相克规律提出的一种治法 ...
-
柴胡常用药对2则,升降气机,调理肝脾,用对了能治不少病
柴胡常用药对2则,升降气机,调理肝脾,用对了能治不少病
-
只用四味药,善治肝.郁脾.虚,中医人都爱用!赶紧收藏吧
今天给大家讲四逆散,方子很简单,就四味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基础用量: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6g. 用法: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 ...
-
治肝实脾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是<金匮要略>继承<内><难>思想所提出的论点.这一论点揭示了"未病宜防, 已病早治" ...
-
【路志正:治肝调脾方-肝炎】
路志正,治肝调脾方 组成:茵陈12g,车前草12g,藿香梗9g,白豆蔻6g(后下),茯苓15g,薏苡仁15g,炒栀子6g,苍术9g,橘叶5g,郁金9g,山药15g,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各9g. 理脾 ...
-
中医经典方药治肝调脾方。组成:茵陈12g...
中医经典方药治肝调脾方. 组成: 茵陈12g,车前草12g,藿香梗9g,白豆蔻6g(后下),茯苓15g,薏苡仁15g,炒栀子6g,苍术9g,橘叶5g,郁金9g,山药15g,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各9g ...
-
治肝、肾、脾上的病症及妇科病:刺激三阴交穴
治肝.肾.脾上的病症及妇科病:刺激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 "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的病症,真可谓一穴 ...
-
【经方】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肝要治脾
在中医界,说起肝病的治疗,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治肝病的至理名言,它便是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一千古名言,流传至今日,仍被众 ...
-
朱良春,甘淡补脾治肝腹水
朱良春教师医治肝硬化腹水,自成特征,善于用庵闾子.楮实子为主,随证加味,前者微辛微开,微苦微降,行水散血,温平宁调,后者甘寒养阴,补虚养肾,益气利水,二药合而补中去水.合营从前研制之"复肝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