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脉法

(0)

相关推荐

  • 上学背过的有:

    ​上学背过的有: [问诊歌诀]: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

  • 回阳救逆趣案

    [出处] [清]李用粹<旧德堂医案>. [原文] 申江邹邑侯子舍①,仲夏患泻,精神疲惫,面目青黄,因素不服药,迁延季秋②.忽眩晕仆地,四肢抽搦,口斜唇动,遍体冰冷,面黑肚缩,六脉全无.署③ ...

  • 五脏形证虚实相乘

    肝风(气热为外伤风,气温为内生风)目直(热则两 俱紧不转.凡目直兼青者,必发惊:切牙甚者,亦发惊)手循捻,肝主谋,故循衣领,乱捻物.风甚身强反张力大,泻青丸:心乘风火相搏则发搐,导赤散:渴.喘,泻白散 ...

  • 脉法三字心法

    一.浮脉 (一)脉学三字诀 脉象歌 轻取有,重按无,飘飘然,肉上游. 主病歌 浮为阳,表证候,秋常见,久病愁: 表风热,有力浮,若血虚,无力浮. 分部主病歌 左寸浮,是伤风,或风痰,聚在胸: 左关浮, ...

  • 研读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二)

    研读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一) 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第二篇: 提纲要脉,不越浮.沉.迟.数.滑.涩六字,以足该表里阴阳.冷热虚实.风寒燥湿腑气血 ...

  • 脉法三字心法!

    一.浮脉 (一)脉学三字诀 脉象歌 轻取有,重按无,飘飘然,肉上游. 主病歌 浮为阳,表证候,秋常见,久病愁: 表风热,有力浮,若血虚,无力浮. 分部主病歌 左寸浮,是伤风,或风痰,聚在胸: 左关浮, ...

  • 脉法与辨证

    发个病例,女性,60岁,右侧下眼睑抽搐多年,眨眼时候抽搐,平时不发作.大家讨论讨论. 眼睑抽搐,就是风,肝里面有风,身体里面有风是肝引起的,血虚都能引起的风,也有可能是这样的,但你要把情况讲清楚,就是 ...

  • 脉法三十八与三十九,脉滑与脉弦,

    图为上海名医,姜春华老师 10脾胃虚寒--姜春华医案 何某,女,40岁.近月来白带增多,清稀如水.腰酸乏力,素有胃寒,纳差,口淡,大便亦溏薄,舌淡白,唇色亦淡,脉沉滑.辨证属中焦虚寒,气血不足,以桂枝 ...

  • 脉法大礼:中医脉法四言真诀(附:十二部简易诊脉法)脉诊

    中医四言诀之辨脉提纲 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则. 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 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 天有阴阳, ...

  • 秘传脉法绝学

    杏林飘香公众号I导读:周慎斋(公元1506-1585年),名子干,明代江东太平县(今安徽省太平县)人.周氏医术高明,救治病人甚众,在当时享有盛名.<本草述钩玄>载:"自明以来,江 ...

  • 张锡纯脉法

    一代大师.近代名医,盐山张锡纯,是一位善于继承,又勇于开拓进取的医家.他注重实践,临证辨治,精于脉法,且多深邃之见.张氏有云:"医家四诊,以辨证为最要.医者终身临证,而于诊脉之际,总觉游移而 ...

  • 中医绝技:古中医脉法,能预知疾病的脉象!

    主讲老师:张玉林 脉诊,最容易也最真实 学习脉诊,到底难在哪 追本溯源 古脉法其实更简单 古脉法与后世脉法的区别和联系

  • 玉衡脉法

    痧脉十二经辨 脉芤而浮者,肺痧也.脉芤而散者,心痧也.脉弦长而 动者,肝痧也.脉芤大而滑实者,脾痧也.脉沉细而动止不匀者,肾痧也.大肠之痧,类于肺而长.小肠之痧,类于心 而细.胆之痧,类于肝而数.胃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