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剂:黄连解毒汤

异名】火剂汤(《脉因证治》卷上)、三黄解毒汤(《医学心悟》卷六)。

【出处】 《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分类】 清热剂-清热解毒

【组成】 黄连(9克) 黄芩(6克) 黄柏(6克) 栀子(9克)

【趣记】黄连解毒,志连百禽。志(栀子),连(黄连),百(黄柏),禽(黄芩)。

黄连解毒汤.栀子和三黄.(黄芩.黄连.黄柏)

【功用】 泻火解毒.

【主治】 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痢湿热黄疸外科痈疽疔毒,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用法】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

【禁忌】 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各家论述】

1、本方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故烦热错语;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斑;热盛则津伤,故口燥咽干;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证。综上诸症,皆为实热火毒为患,治宜泻火解毒。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2、吴昆《医方考》卷3:“阳毒上窍出血者,此方主之。治病必求其本,阳毒上窍出血,则热为本,血为标,能去其热则血不必治而归经矣。故用连、芩、桅、柏苦寒解热之物以主之。然惟阳毒实火,用之为宜。若阴虚之火则降多亡阴,苦从火化而出血益甚,是方在所禁矣。”《肘后备急方》卷2:“烦呕不得眠。”

3、《成方便读》:“治一切火邪,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等证。”

【临床报道】用黄连解毒汤煎液滴耳,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0例,疗程4~24天,结果除2例因故中断治疗未予统计外,其余48例中流脓停止,炎症消失。耳干者32例;分泌物明显减少,炎症减轻,中耳腔仍湿润者9例;无效7例(中医杂志,1988;10:67)。

【化裁】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附方】 泻心汤(《金匮要略》)、栀子金花汤(《医宗金鉴》)、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附注】 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方剂比较】上述四方同为泻火解毒之方。其不同点在于:黄连解毒汤以黄连为君,是泻火以解热毒,侧重于导三焦火热下行,而无泻下作用,用治热毒壅盛三焦证;泻心汤以大黄为君,既可泻火消痞,又可泻血分实热以止血,用大黄导热下行,尚具“以泻代清”之意,且使血止而不留瘀;栀子金花汤于黄连解毒汤中加人大黄一味,不仅泻火解毒之力得到增强,并有引热下行之功,方剂结构更趋完善,用治热毒更甚且兼大便秘结者;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大清阳明经热为君,配用芩连泻火,犀、地凉血解毒,以使气血两清,用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之证。

【运用】

1.本方泻火解毒之力颇强,临证运用以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2.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瘀热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

3.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均可用之。

黄连解毒汤-方剂-《幼科直言》卷五

【来源】《幼科直言》卷五。

【组成】黄连、桔梗、连翘、土贝母、丹皮、甘草梢、黄芩、生地、白僵蚕、玄参。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胎瘤游风。

【用法】水煎服。兼服犀角丸。

黄连解毒汤-方剂-《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来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山栀牛蒡子甘草防风荆芥知母、石膏、桔梗、玄参、木通

【主治】时令暄热,麻痘初发热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0)

相关推荐

  • 上火--实热症--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沈绍功

    29,清热解毒法. 这也是临床用的非常多的一个办法,就比热还重了,成了毒了.它主要用于三焦火毒,三焦火毒呀,三焦都有火都有毒,它用的方子就是黄连解毒汤. 方子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方子出自&l ...

  • 《肘后方》——黄连解毒汤能治十多种一切火热大毒

    出处来源(<外台秘要>) 药物组成:黄连.栀子各9g,黄芩.黄柏各6g. 方解:君--黄连苦寒,清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 臣--黄芩苦寒,清上焦之火. 佐--黄柏苦寒,清下焦之火. 使-- ...

  • 血热火毒致痤疮,妙用温清效力彰

    血热火毒致痤疮,妙用温清效力彰 导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年轻人们往往在爱美的年纪受到痤疮的困扰,下面的医案辨证到位,遣方得当,用药精准,只14付就让粉刺大有好转.本医案由浙江名中医连建伟教授弟子跟师 ...

  • 千方百剂:黄耆人参汤

    <医略六书>卷二十四:黄耆人参汤 [处方] 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生地5钱,熟地5钱,麦冬2钱(去心),五味1钱半,天冬3钱(去心),黄柏1钱半(盐水炒),炙草1钱半. [功效与作 ...

  • 千方百剂:黄耆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黄耆饮 [处方] 黄耆(锉)地榆 桑寄生各45克 艾叶15克 白龙骨(研)60克 生地黄60克 生姜15克 [制法] 上七味,锉如麻豆大. [功效与作用] 补益冲任, ...

  • 千方百剂:黄耆酒

    山河医考网 山河医学网,影响医学考试的力量~ 1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千金>卷七:黄耆酒 [处方] 黄耆3两,乌头3两,附子3两,生姜3两,秦艽3两,蜀椒3两,芎䓖3两,独活3两,白术 ...

  • 千方百剂:黄耆鳖甲饮

    <医略六书>卷三十:黄耆鳖甲饮 [处方] 黄耆3钱(蜜炙),鳖甲3钱(醋炒),白芍1钱半(炒),当归3钱,熟地5钱,山药3钱,茯神2钱(去木),麦冬3钱(去心). [功效与作用] 蓐劳,脉 ...

  • 千方百剂:黄耆散

    <普济本事方>卷五:黄耆散 [处方] 黄耆(蜜炙)麦门冬(去心)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晒)桔梗(炒)白芍药各15克 甘草7.5克(炙)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治咳嗽.咯血成劳 ...

  • 千方百剂:黄耆汤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黄耆汤 [处方] 黄耆60克(锉)知母30克 石膏60克 白芍药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茯苓30克 桂心30克 川升麻30克 熟干地黄 ...

  • 千方百剂:黄芩丸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黄芩丸 [处方] 黄芩1分,五倍子1分,蟾酥半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效与作用] 口舌生疮. [用法用 ...

  • 千方百剂:胡麻丸秘方

    ​千方百剂:胡麻丸 山河教育网 2021-04-12 关注 <外科正宗>卷四:胡麻丸 [处方] 大胡麻120克 防风 威灵仙 石菖蒲 苦参各60克 白附子 独活各30克 甘草15克 [制法 ...

  • 【千方百剂】五官篇

    [千方百剂]五官篇 (cctv.com)导读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闪耀智慧的济世良方.中医里的五官是指五脏与之相连的感受器,即鼻.眼.口唇.舌和耳,所谓"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