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路的故事 | 5与关絅之的孙辈聊他们的爷爷关絅之
相关推荐
-
太虚大师圆寂前对赵朴初居士的嘱托(预示无...
太虚大师圆寂前对赵朴初居士的嘱托(预示无常) 1947年3月17日,太虚大师因病在上海玉佛寺圆寂,在圆寂前十天,派人把赵朴初居士找到身边,把新编好的<人生佛教>送给他并说:"这本 ...
-
赵朴初:万流归浩汗
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接见胡达法师率领的柬埔寨佛教代表团,赵朴初参加会见. 民进中央原名誉主席赵朴初是民进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1936年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任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 ...
-
苏州老街巷之(38)——小仓口
苏州老街巷之(38)--小仓口 一直想写几条有历史符号却已消失的巷子,或因改造街巷本身不存,或因地名规划调整街巷仍在,巷名消失.比如天赐庄,原是有一条名为天赐庄的街,后被并入十梓街,街名不存.不过如今 ...
-
【】赵朴初行书作品欣赏
赵朴初(1907-2000),中国佛教学者.居士.中国现代社会活动家.安徽太湖人.幼承家学,勤于文史哲的研习.大学时代开始接触佛学,后遂深入探索佛教各宗哲理教义.20世纪30年代初,曾任中国佛教会秘书 ...
-
“当为人民牛,莫做墙头草”——臣服于王权,是文化的必然选择
登高视野远,坐井观天小. 当为人民牛,莫做墙头草. 这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爱国宗教人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居士赵朴初的小诗. 赵朴初居士抗日期间组织中国佛教会,中华佛教护国和平 ...
-
乔家路的故事 | 14中国集邮团体创始人叶颂蕃住在俞家弄里
俞家弄107号是著名中国集邮家叶颂蕃的祖居,至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居住在该宅院里的人,大部分都姓叶.叶颂蕃的曾孙一直居住到2019年征收动迁后才搬走.叶垂青先生特地从家中将其曾祖父叶颂蕃的一些遗物, ...
-
乔家路的故事 | 15“乔家栅食府”的发源地与乔家的栅栏
自从"乔家栅"创立后,该店的店名不断发生变化,在叫法上也有所不同,有叫"永茂昌"的,有叫"乔家栅汤团店""乔家栅饭店"& ...
-
乔家路的故事 | 13起源于蓬莱路114弄的“梅溪小学”
起源于蓬莱路114弄的"梅溪小学"(始名正蒙书院)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的一栋楼里,与梅溪小学创始人张焕纶的曾孙女张济顺老师见面 ...
-
乔家路的故事 | 16为王孝和烈士后代居住处正名
几十年来,居住在乔家路区域的居民以及外界都以为俞家弄71号是王孝和烈士的故居,其实非也.为此,本书留下一段文字记录,作一廓清. 王孝和烈士的二女儿王佩民反复跟我说:"倪老师,你无论写书也好, ...
-
乔家路的故事 | 12尚存的“小南门救火会”与“火警钟楼”
小时候,吃过午饭后,我外婆只要一喊我:"走,去救火会嘎三壶."我便兴奋得不得了,立刻蹦蹦跳跳跟在我外婆身后,去中华路乔家路口的"小南门救火会".到了那里,老邻居 ...
-
乔家路的故事 | 11缄默无声的上海孤儿院遗址
梓园的后门.药局弄36号是清末民初的上海孤儿院遗址,也是清末民初上海第一所孤儿院. 如今,缄默无声的上海孤儿院遗址还在那里.但是,有多少匆匆行人会知道无数没有亲人的孤儿在此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 19 ...
-
乔家路的故事 | 10听王孝方先生讲述“梓园”的往事
乔家路113号是"梓园"的前门,药局弄36号是后门.梓园原名"王立德堂".因为这个花园是王家的,所以附近的居民又叫它"王家花园". ▲梓园俯 ...
-
乔家路的故事 | 17关于爱因斯坦来乔家路的传说
不知道史实的人们,一直以为爱因斯坦到王一亭的梓园吃顿饭的事,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纷纷扬扬地进行传播.其实,事情并非如传言所说. 说白了,爱氏夫妇就是在傍晚上灯时分,来到王一亭的梓园吃了顿晚饭后便立即离 ...
-
乔家路的故事 | 18聊聊“老虎灶”
有家电视台来到凝和路旁的梅溪弄里拍了一档"老虎灶"的片子,说这是清末民初的老虎灶.想不到竟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各种议论,他们很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好稀奇的,此地这种老虎灶多来兮,哪个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