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存在很深道理
相关推荐
-
俗语:“不是冤家不聚头,夫妻无冤难成家”,真的是如此吗?
文/涛声依旧 农村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复杂的地方,人们往往在农村能够感受到和城市完全不一样的氛围,农村文化也是属于传统文化,其中俗语在其中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地位,有些俗语是告诫年轻人不要去做某 ...
-
俗语“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啥意思?还有哪些日子要注意?
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古人云:"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自此之后,意味着昼短夜长,阴气生而阳气始衰,一年中的高温天气接踵而至. 虽说夏至酷暑难耐,却 ...
-
俗语“男怕八月,女怕腊月“是什么意思?
"男人怕八月,女人怕十二月"说的就是,八月是小麦和玉米的收获季节,一年的收获都在这里.因此有些工作比较消耗体力,田间的劳作大部分是以男人为主,很多工作基本上都是男人一肩挑,农活得多 ...
-
农村俗语“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什么意思?秋忙这么忙吗?
今天就是秋分了,也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有些地方是载歌载舞,欢天喜地的举办者各种庆祝活动.但是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这一天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农民还是和往常一样继续在田间劳动着. ...
-
【 民俗探讨】农村老话:大手抓草小手抓宝,有道理吗?
农村老俗话 大手抓草小手抓宝,有道理吗? 关山听风 "大手抓草,小手抓宝"是一句过去农村俗语,没有什么道理可言.这里的大手和小手,按农村过去的说法,既不是平时大人逗小孩子时说的&q ...
-
俗语“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生活在农村,时常能听到长辈们说的一些老话,这些老话是长辈们串门时,茶后饭余时,午后晒太阳时的谈资.在农村就常听老人说到一句老话"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起初对这句老话不是很了 ...
-
农村俗语“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你有听过吗?夏至有多重要
我们都知道,中华5000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乏流传下来一些谚语俗语,大家也都清楚,那是老祖宗一辈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朗朗上口,方便记忆.直至今日,有些依旧被大家流传使用. 相对来说,老祖宗流 ...
-
为何俗语说“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老祖宗的经验受教一生
中国农村有句俗语叫做"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到了夏至这个节气后,夫妻最好分房各自睡,不过这是为什么呢?这还得从夏至这个节气说起. 我国老祖宗的智慧不可小觑,传 ...
-
俗话说:“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要歇多久?一个月还是半年
夏至已过,民间有句俗语说:"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意思就是夏至之后,夫妻要分开居住,各自休息.为啥要"各自歇"呢?到底要歇到什么时候?是一个月还是整个后半年 ...
-
明天就是夏至节了,关于夏至节的农村俗语有哪些,怎么理解?
又是一年的夏至节到了,2021年的夏至节,是6月21日11时32分到来,夏至节这一天到来,也预示着炎热的夏季真正的来临,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进入三伏天以后,天气的炎热达到了极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非常 ...
-
俗语:不望节,不盼年,只盼清明一吊钱,啥意思
俗语:不望节,不盼年,只盼清明一吊钱,啥意思 俗语:不望节,不盼年,只盼清明一吊钱,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人的眼中,去世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就算是所谓的天人相隔,也斩不断他们之间的血脉亲情,清明节 ...
-
农村俗语“四九不下雪,明年长工歇”啥意思?有道理吗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公历2021年1月17日,农历2020年腊月初五,是四九的第一天.四九是数九的第四个九天,在农村有"三九四九,冻死猪狗"的说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阶段 ...
-
散文 | 满头飘雪的夏至节
文/王乐群 2021年6月21日上午,我来到久违的老年大学文学班代课. 代课的好处是重温旧梦,代课的坏处是夜不能寐.回忆2010年那个多雪的春天,我第一次来到文学班课堂.那时班里只有7名学员.我至今忘 ...
-
农村俗语:“进入三伏天,夫妻把脸翻”,是啥意思?
已经过了夏至节气了.到了下个月的21日,就该进入到三伏天气了.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将"三伏天"中的"伏"称为&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