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剂归类法学习《伤寒论》,可以...

《伤寒论》方剂归类法

学习《伤寒论》,可以从六经传变(传经,传腑,直中,)规律,去理解去选择学习方剂运用,这是纵向的方法;同时,还有一种学习方法,比如《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论》里重新整理条文,进行方证汇总,这样更能加深对'方剂','方剂演变','方证条文'的互参,这种方法是横向的方法。

通常,我们知道了方剂的演变(或加或减,或合方并用),就能理解条文,下面,总结下桂枝汤类方,桂枝汤类方在《伤寒论》中共19首方。

①桂枝汤
②桂枝加附子汤
③桂枝加桂汤
④桂枝去芍药汤
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⑦小建中汤
⑧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⑨桂枝甘草汤
⑩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1桂枝麻黄各半汤
12桂枝二麻黄一汤
13桂枝二越婢一汤
14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15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16桂桂甘草龙骨牡蛎汤
17桂枝加葛根汤
18桂枝加芍药汤
19桂枝加大黄汤

(0)

相关推荐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补益强壮方剂类 20.小建中汤 〈伤寒论〉

    20 小建中汤   〈伤寒论〉 组方:桂枝,生姜,大枣各10克,芍药20克,甘草10克,怡糖20克 适应症:用于小儿幼弱体质,消化器官功能(脾胃),虚弱而腹痛者夜尿症,慢性腹膜炎合并小量腹水者,以小儿 ...

  • 误用麻黄汤诊治过程及心得

    2021-02-15 自身经历,回忆十年前情景,历历在目. 男,36岁,恶寒.无汗出.发热.周身疼痛, 舌诊:舌淡苔白. 脉诊:80次/分,浮紧.(当时未参透脉之阴阳虚实辩证) 方剂:麻黄汤 麻黄10 ...

  • 太阳脉症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四

    五苓散目前虽没有充分的论据得出它的利尿作用是在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或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但是有利尿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它的适应证是:"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注: 消渴,就是渴感的意思) ...

  • 《伤寒论》方剂归类法

    学习<伤寒论>,可以从六经传变(传经,传腑,直中,)规律,去理解去选择学习方剂运用,这是纵向的方法:同时,还有一种学习方法,比如<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论>里重新 ...

  • 学习伤寒论别搞错: “六经”并不是指经络

    学过传统中医的人都应该知道,伤寒论里将人的所有疾病分成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种病.每种病都有特定的症状表现,称之为主症.使用这个方法给人看病定主证,定病类,就是" ...

  • 《伤寒论》汗法十一则浅析

    作者/徐宗裔 汗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表证.<伤寒论>中以阴阳六经辨证论治,太阳为诸经之藩篱,太阳病是邪在表,以发汗解表为正法,故治则中推汗法为首法,即<素问·阴阳应象 ...

  • 学习伤寒论别搞错:“六经”不是指经络!

    学过 传统中医的人都应该知道,伤寒论里将人的所有疾病分成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种病.每种病都有特定的症状表现,称之为主证.使用这个方法给人看病定主证,定病类,就是" ...

  • 《伤寒论 辨脉法》第一段

     最近有同行与我讨论<伤寒论>,我想了想就通过公号形式进行阐述我的看法,采用的底本是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 ...

  • 医圣的著名方剂 大柴胡汤 不仅治伤寒论这3个情况 还治这9种疾病

    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情况. 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是相对的.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的疾病的方剂,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方剂. 可见大柴胡汤治疗的疾病,比小柴胡汤要复杂. 就好像柴胡由小长到大 ...

  • 如何学习伤寒论?

    ​一.以<黄帝内经>之理,解<伤寒论>之难 裴老强调:<伤寒论>篇章中的方证,为何用此方此法?其理应在<黄帝内经>中求之: ★ 桂枝汤的服药法:裴老认为 ...

  • 民间高手告诉你如何学习伤寒论

    杏林飘香 公众号 一.以<黄帝内经>之理,解<伤寒论>之难 裴老强调:<伤寒论>篇章中的方证,为何用此方此法?其理应在<黄帝内经>中求之: ★  桂枝汤 ...

  • 【伤寒论 方剂小结篇】(细读)

    方剂小结篇: 一.麻黄汤类 麻黄汤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基础方. 方药组成: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类方有: 1.小青龙汤 是治疗外寒内饮水寒射肺而喘的常用方.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芍药.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