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氢冶金工艺或将受热捧
相关推荐
-
全球首个“绿氢”标准,来了
作者|卜叶 氢能燃烧产物是水,因其环境友好性被誉为"终极能源". 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应用技术已成业界焦点. 但目前氢气主要作为工业原料使用,而非主要能源来源. 近日,中国氢能联 ...
-
【氢云洞见】助力绿色化改造 钢铁产业的氢能时代来临
摘要 钢铁行业是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的重点行业,以低碳.零碳发展理念加快实施绿色化改造升级,发展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等新兴技术,是加快实现钢铁行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方式,氢能与钢铁行业的结合正是 ...
-
可减少85%以上碳排放,氢冶金比碳冶金更有竞争力!
氢云链: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平台.微信:chencjn168,申请入群请附名片 作者:Herny 氢云链分析师 钢铁产业是碳排放大户,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环保政策的日趋严厉,"氢冶金&q ...
-
首个“绿氢”标准出台,弥补制氢环节“碳足迹”核查空白
核心阅读 氢能产业目前处于"从无到有"的商业化初期阶段,而实现"从有到优"则需要进一步从产业用氢源头上对制氢工艺路线进行界定,更加凸显氢能的绿色环保属性. 近日 ...
-
八钢氧气高炉实现全球首个35%高富氧冶炼目标
八钢氧气高炉第一阶段工业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鼓风氧含量达到35%,此举意味着八钢公司突破了全球传统高炉富氧极限,标志着一场以炼铁工艺技术革命'为主要措施的"低碳冶金.钢化联产.以化固碳&qu ...
-
钢企掀“碳中和”转型大潮 未来五年碳排放降幅剑指80%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碳达峰.碳中和"是不亚于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次大变革. 近日,向来低调的河钢集团召开低碳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发布会,发布了自己的碳中和行动计划.公司宣布, ...
-
干勇院士:关于中国氢能发展的五个想法
为有力推进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石化于2020年7月24日邀请国内氢能领域顶级院士.专家举行"结构氢产业,谋划氢未来"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对氢能发展现有问题把脉问 ...
-
氢云观察:传统产业跨界者“钢铁”,如何与氢能擦出火花?
| 氢云链 | 氢能源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参与者更多的是由其他产业跨界而来,而众多的跨界者中,钢铁企业显得有些特别:一个是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传统产业,一个是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钢铁企业如何与氢能擦出火花 ...
-
碳中和背景下,氢储能的前景如何?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电力行业的减碳压力不容小觑,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氢能源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在减碳进 ...
-
双碳背景下氢冶金还有多远?
氢能是21世纪全球公认最具发展力的清洁能源,具有来源广泛.清洁无(低)碳.热值高.灵活高效等特点,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在双碳背景下,氢能冶炼是钢铁生产实现无化石能 ...
-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电气化对钢铁行业影响的研究
- 广告 - 在这里,读懂全球钢铁 1 电气化内涵及意义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我国向全世界郑重承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目标,在此背景 ...
-
ESG投资前沿论坛预告 | “30.60”碳中和背景下金融产业创新
导 读 ESG投资前沿论坛第9期将于4月29日在深圳举行.论坛主题为" '30.60'碳中和背景下金融产业创新".届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南方基金.中创碳投及北京绿金院等行业 ...
-
第97期能源论坛——碳中和背景下的生物能源发展之路
第97期能源论坛--碳中和背景下的生物能源发展之路 发布者:学工组 发布时间:2020-12-26 浏览次数:157 2020年12月23日19:30,第九十七期能源论坛在和木楼A204举办.本次论坛 ...
-
AAAA碳中和背景下的行业投资机会专题研究报告
(报告出品方/作者:山西证券,麻文宇.梁迪柯) 一.报告综述 碳中和受国际趋势和国内政策双向驱动 作为世界上碳排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在 2019 年碳排放量 98.26 亿 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 28. ...
-
碳中和背景下的储能领域跨越式发展与电化学储能电池消费预期
来源:上海有色金属网 2021-03-16 19:06:38 关键词: 储能电池 碳中和 储能概念 [SMM评论:碳中和背景下的储能领域跨越式发展与电化学储能电池消费预期]SMM认为,从电网侧储能项目 ...
-
八大券商主题策略: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产业前景光明!产业链标的名单来了
主力资金加仓名单实时更新,APP内免费看>> 每日主题策略讨论,东方财富网汇总八大券商观点,揭秘行业现状,观察行情走势,提前为您把脉A股. 天风证券:行业有望扩大规模效应 氢能迎来黄金发展 ...
-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二氧化碳有哪些测量方法标准?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二氧化碳有哪些测量方法标准? 本文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裴冰 特约供稿 作者介绍:裴冰,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从事固定源监测和应急监测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是目前和未来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