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 月

秋收冬藏,进入腊月,也就是一年中进行盘点的季节。于是,日子就忙了起来。体制内的人,更是忙着赶路,急着做一些自己愿意的,也有些自己不愿意的事情。我也被卷入时代的洪流中,虽然心没闲着,手下的文章就少写得多了。

小时候,过年常与盛大、隆重、热闹、喜庆联系在一起,那时的年,很有仪式感。随着日子的富裕,生活节奏的加快,年味越来越淡了。现在的腊月,有的忙着学习,有的忙着做事,有的忙着挣钱,有的忙着讨生活,把“年”挤得越来越短,味道也越来越淡。恰巧,今年又有疫情,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头上,让人的心里不得安宁,过年的味道就不容易品得出来。

孩子放假了,放假的孩子有很多作业,还要按时起床,按时打卡,偶尔玩会手机,不小心被母亲看到了,免不了又被数落一顿。

放假的孩子,只是转换了一种学习方式而已。

谁都不容易,努力学习的结果是上个好大学。大学之后呢,还有求个好工作。工作岗位上,压力把你撵得像陀螺一样地转。生活把你挤得越来越薄,几乎没有了情感,没有了血肉,没有了骨头,像纸一样的空中飘来飘去。

我就是有这种风气中卷着跑了一年……

腊月,听讲座,受到一点启发。我想说给自己两句话:

一句话是求之于势,安于当下。

很多时候,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更不能左右身边的他人。但人有头脑啊,会想啊,于是,就把自己想得很厉害,总感觉可以支配很多东西,甚至“敢叫日月换西天”。知道了自己的劣根性,就得按捺住自己这颗浮躁的心态。要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顺从周围的风,不要逆风而行。只有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边界,能力边界,才可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点事情。就如理财一样,最好的姿势是把钱放在水笼头下,让时代催着它走。

安于当下,就是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每件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有缘由,都应该有颗感恩的心来接受。安于当下,就是一种临在的状态,有了这种状态,就是不愧过去,不惧未来。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就会提高做事的效率,就会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未来。

这句话对应我自己,就是要认清时代,认清自己,懂得感恩,学会埋头做事。简单地说,就是既抬头看路,又要低头拉车;更多的时候就是多做事,少说话。

另一句话是敢于选择,主动吃苦。

生活处处都需选择,要么向左,要么向右,要么呆在原地。

人生处处都有选择,因为基于不同的选择,我们都有了不同的人生。

选择是种勇气,也是一种态度。敢于选择就是一种主动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在每个十字路口,都能果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的人生,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样的生命才会活出自己的风格。受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农村出身的孩子,常常过于内敛,不敢做出自己的选择,日子也就过得单调、乏味,缺少色彩。我虽然到了中年,明白了这些道理,也还是会犯这样的毛病。

不敢选择,就是一种怯懦的表现,而人生的弱者无非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懒,二是怯。特别是怯,常常影响着人生走向。我们常说“不忘初心”,就是要学会反思,认清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鲜明的价值观,时刻都能果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走了这么多的路,我也知道什么要做,什么不要做,要坚持做自己,做自己才能成为自己。

一旦做出选择,就要大胆地去做。做,才会把目标化为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有道桥,这道桥,就是一步步做,一点点地做。

主动吃苦,就是要有一种自律、坚持的做的事风格。只要是对的,应该做的,就不要考虑难度和成本,这才是男子汉的气慨,这也是做成事的关键。回忆自己走过的路,凡是有点小小成绩的,也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努力做了一点事情。那么,为什么没有做出特别好的成绩呢?那是因为没有坚持,没有把事情做到极致。

例如,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市场经济时代,就需要人找到自己的特长,挖一口属于自己的深井。我们这个时代,特别倡导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不见异思迁,不浅尝辄至,能够坐得冷板凳,机械地,一点一点地,兀兀穷年,把汗水揉进时光,一点一点地拿出自己的精品来。这样,即使匠人,也会成为大师。如果我没有做出点什么,我绝不怪自己的天赋,而怪自己的毅力。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人生那点道理很简单,关键是坚持做下去。我喜欢教育,喜欢读书,喜欢写字,写文章,喜欢清静,那就安心去做,耐住心,能吃苦,别妄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