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相关推荐
-
伤寒笔记20-时发热自汗出
53.病人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卫气不谐也,所以然者,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也.复发其汗则愈,宜桂枝汤.(方见上卷)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 ...
-
金匮要略浅注-痉湿
痉湿病脉证第二 (痉之为言.强也.其证颈项强急.头热足寒.目赤头摇.口噤背反.详于下文.初起不外太阳.)太阳病(病在标阳.则)发热(邪在肤表.则肤表实而)无汗.(既在标阳.不宜恶寒.而)反恶寒者.( ...
-
云霄脉学解《伤寒论》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论>若头痛者, 必衄,他这个一句话差不多就是一段的意思了.假若吃过麻黄汤发汗, 而头痛不已,那个人啊还鼻衄,什么道理呢?这个就是病深,他在六七天,他这个病啊,这个热病都往上冲,六七天 ...
-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这一段头一句最重要了.疟疾我们知道了,有间日 ...
-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原文朗诵 解读】
第四篇: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灵兰·用耳朵学中医>白云出岫诵读 正文: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 ...
-
蜀漆散-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8.1)-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傅抱石 观瀑图 局部 蜀漆散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这一条过于简单了.疟多寒者,怎么叫作牡疟呢? 这个牡,指阳性为之牡,多寒怎么到了阳性呢?这个指的心脏说的.这个心脏,心属火啊,火属于心 ...
-
白虎加桂枝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7.2)---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7.2 白虎加桂枝汤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这个身无寒但热正是说瘅疟,是照着内经上说的话,它不是先热后寒啊.所以仲景说这个温疟与内经所说瘅疟相同的,他没有再有瘅疟之说了,所 ...
-
《外台》方-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8.2)-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8.2 附<外台秘要>方 我们看看底下,底下这都是林亿他们校对<金匮要略>的时候,他们看着觉得过简了,就从<千金>啊.<外台>啊里头找,找到了,他就附到 ...
-
鳖甲煎丸-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7.1)---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这一段头一句最重要了.疟疾我们知道了,有间日疟,有三日疟,两天 ...
-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8)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8)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王东海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弦浮大者可吐之,弦数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二)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第一节.辨脉治疟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其实疟病脉证并治这一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
我们上一节讲疟病在<金匮>里和<伤寒>里以及西医是不是同一个疟疾.我们再来看<金匮>里讲的疟病给我们什么启发.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五)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瘅疟
第三节瘅疟 [原文]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脱肉. 瘅疟的临床表现是,发热,气短,烦燥,手足热,恶心,它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