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道德真源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74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代大匠斫木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转载-- [民不畏死 ...
-
道德经74章译文/原文:如何理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七十四章 司命在天章 ...
-
夫代司杀者杀,希有不伤其手矣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二十二章,法律威严天道之网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若使民恒且必畏死, 常有司杀者杀,孰敢? 夫代 ...
-
《道德经》通读第七十四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此章名曰:&q ...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 若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 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 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 夫代大匠斫者,稀有 ...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悟读述杂【74】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悟读述杂【74】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 ...
-
道德经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这一章节与前文民不畏威相承,继续告诫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先贴下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代大匠斫,稀有不伤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代大匠斫,稀有不伤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跂,音器.) 前云希言自然,非若世之蚩蚩蠢蠢.顽空 ...
-
道德经讲义-第十四章 大道纲纪-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四章 大道纲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 ...
-
第七十四章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①者,吾得执②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③杀.夫代司杀者④杀,是谓代大匠斫⑤,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译文]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
-
硬笔书法《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硬笔书法《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