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秒钟,决胜的细节分析 2015-12-02 23:56:55| 分类: 论文

我是个在管理方面做战略的,但是不等于我不注重甚至不懂战术。

几年前,我在产学研基地那里上班,几站的路程,却要倒一次车,那时候实行月票所以有时候我会倒两次——呵呵,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啊。——在此我们不讨论月票,我们讨论换乘的细节。

我在花园路中段那个站牌换乘。这里是个大站,车多人多。向产学研基地方向的站牌在十字路口东南角,有时候东去的公交车被红灯集中在一起,赶过来能有5~6辆进站,甚至更多——与乌泱泱的等车人群恰巧呼应。

那一次我遇到公司的王晓华,我已经站在候车人群的西端,也就是末端,王很匆匆忙忙地由马路对面闯黄灯过来,跟我打个招呼就要望人群东端挤。我喊住她,要她在后边等。我注意到她有三两次晨会迟到了。她问我“为啥要在后边,要迟到了!”我告诉她就是为了赶考勤打指纹的时间才在后边的啊。

其实,在这个站牌到公司只有一站的距离,有些心急的人等一下看不到车影子然后就可能直接开步走了。但是既然公交车这么多,等车的概率那么高,多数人还是等。趁候车的空隙我给王解释为什么在尾端等。

——人们习惯性到前面去,因此前面更挤,而上后面车的人数就相对少一些,不太挤。

——并且,最关键的是:到了下一站,也是在那个丁字路口东南角下车,我们要往回走,再向南拐进产学研基地,如果我们在最前面的车上,往回走的距离可能很大,也许就是这个距离导致我们迟到呢,或者说我们在一排车队的最后面下车会更及时地跑到指纹机跟前。

——王想了想很认真地问我:在后面,车队过一个路口,后面的车会不会被红灯截住呢?

——这个概率很小,因为那是个丁字路口,东西向是主道,所以那个路口红灯时间相对短,所以车队被截断的可能很小。相比较而言,早下车的机会更多。

——王也觉得有道理,她感慨:你怎么会注意到这么详细的地方啊?

——因为我走遍全国去为加盟商评估店铺,担负着责任,不培训这样的注意力怎么行呢。

最近一次,我在南部的某个社区那里做店铺运营诊疗。每天赶最早的公交车,路上要倒一次车,这是个十字路口,我先由北向南,路口附近下车然后到路口西行一段换乘。

问题就出在这里:路口南北各有一个公交站牌,与路口距离差距不大,北边的远30~50米吧。我该在哪个站牌下车呢?我在南边的站牌下车,少走几十米,但是时间上公交车多走了一站路,另外有时候过十字路口车辆要等红灯,反而可能用时更长;我拿秒表测量在北边下,多走几十米,不用等红灯,实际上倒是快了十几秒。

一般可能只差几秒钟时间,但是我们知道人类百米速度已经到了9秒,也就是说每秒能跑10米的路段,一般人当然慢,那就减一半,我们快跑每秒5米绝对没有问题吧。回到上面赶车的场景,我慢了几秒,至少远了20多米的距离——这样已经启动起来的公交车是不应该等我的。然后我就得等下一班车,冷冰冰地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以后了,等我到了目的地,相对于最初的几秒落后已经是晚了60几倍到100多倍(1分钟=60秒)的落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