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课一练及答案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揩油(kāi)         调羹(ɡěnɡ)

烧瓷(cí)          舀水(yǎo)

B.阖眼(hé)          疙瘩(gē)

碟子(dié)         喘着(chuǎn)

C.保姆(mǔ)        咳嗽(suò)

绞肉(jiǎo)        薪金(xīn)

D.抹杀(mǒ)          吩咐(fū)

草率(shuài)       悠然(yō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朗    训斥    规距    抽屉

B.喉咙    厉害    催逼    抹杀

C.混浊    校样    藤椅    祥细

D.精致    镇静    糟殃    唠叨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

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B.无论从市场还是从员工的角度,我们都对遥控

信息的做法深恶痛绝。

C.画上的老者手捻胡须,目视江岸,一副悠然的

样子。

D.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

就会身遭不幸。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才可

能成功。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         。        ,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学了本文后,班级开展“走近鲁迅,认识伟人”的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认识鲁迅

下面是有关鲁迅先生的两则材料,有人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我们心中的鲁迅形象。现在,已有同学拟了一句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材料一: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

◎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作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

材料二:几个生活细节

◎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推荐作品

请向同学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出一句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                》

你的推荐语:                              。
【活动三】汲取精华

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写出自己的感悟。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

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

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6.选文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

7.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

8.作者开篇为什么从鲁迅先生的笑声写起?

(二)类文阅读

(2017·江西)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  夜[注]

巴  金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间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伏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儿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炫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燃烧,跟着他到了窗前。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夜很静。连他那颗心“哔哔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

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他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合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原来我伏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注】选自《世界美文观止》。选文作于1956年9月。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22日出殡,巴金等作家扶柩上了灵车,缓缓前往万国公墓。

9.文章写“秋夜的梦”,突出了鲁迅先生哪些性格特点?

10.伴随“我”的梦境,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发生了哪些变化?透过这颗心,“我”感受到了(听到了、看到了)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表格横线上填写文字。

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所发生的变化

“我”所感受到(听到、看到)的

通红的心一直在燃烧

听见鲁迅先生一声响亮的回答,看见他向窗外挥手

11.梦境中,鲁迅先生激动的、带感情的一席话,表明了他对活着的人怎样的期望?

12.为什么梦醒后“我”会在书上看到鲁迅先生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简要分析文章的构思特点,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写作练笔

14.本文在描写鲁迅先生时,善用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请你也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描写一位你熟悉的人物。(150字左右)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B  解析:A项,“羹”应读ɡēnɡ,C项,“嗽”应读sou,D项“咐”应读fù。

2.B  解析:A项,距—矩;C项,祥—详;D项,糟—遭

3.A  解析:“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应该为“不以为意”。

4.C  解析:先通读各句,把握大意,找出首句。四句中,只有②能统领各句,再根据“对手”一词的关联确定④在②后,然后根据“所以”关联词,可推断③在①后。因此可断定答案为C。

5.【活动一】示例:①幽默谦逊贵在自省  ②慈祥冷峻源于爱憎

【活动二】示例:狂人日记  一把刺向封建主义的尖刀

【活动三】示例:①读书如蜜蜂酿蜜,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才能丰富见识,增长才干。 ②做事贵在坚持。

6.从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姿势以及一天内的工作和起居情况等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

7.热情、和蔼、有耐心。

8.从鲁迅先生的笑声写起,不仅突出了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而且拉近了读者与伟人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和感。

9.突出了鲁迅先生慈祥、开朗、平易近人、安静、恳切、热心、勇敢的性格特点。

10.①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  ②心仍在他胸膛里燃烧,发光  ③心在“哔哔剥剥”地燃烧  ④听见他激动的、带感情的声音,看见他的手压在胸前

⑤燃烧的心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然后又变成先生慈祥的脸庞  ⑥看见先生愉快的笑脸

鲁迅先生期望活着的人:①管自己生活;

②勇敢追求真理;③不要在暴力面前低头;

④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12.“我”领悟到了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温暖了“我”、鼓舞了“我”,让“我”找到勇气、获得力量。

13.文章构思奇特,通过梦境回忆鲁迅先生的言行,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14.示例:在塘边的狗尾草上,正停着一只红色的蜻蜓。只见弟弟瞪着眼,猫着腰,身子向前倾斜着,极慢极慢地向前移动着脚步,突然他把手一伸,两个手指一掐就把蜻蜓捉住了。蜻蜓拼命挣扎着,弟弟乐得又蹦又跳。他用一根细线扎住蜻蜓的长尾巴,一手掐住细线的另一端,放开蜻蜓,蜻蜓就飞起来了。他跟着蜻蜓跑,嘴里还大声嚷道:“我坐飞机了,我坐飞机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