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五)血痹虚劳病方→薯蓣丸

(0)

相关推荐

  • 经方:薯蓣丸

    薯蓣丸 [原文] 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神麴 干地黄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参七分 芎藭 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六分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蔹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 ...

  •  一味薯蓣饮

     一味薯蓣饮

  • 『金匮要略』(五)血痹虚劳病方→《肘后》獭肝散

    金匮效方獭肝散,专祛冷劳体瘦寒: 食少潮热经不调,力扫阴邪镇肝胆. 组成:獭肝. 功效:驱阴邪而镇肝魂,杀虫止咳. 主治:冷劳.症见形寒,神疲体瘦,食少潮热,女子月经不调,音哑.也治久咳,自汗,乏力.

  • 『金匮要略』(五)血痹虚劳病方→大黄廑虫丸

    大黄廑虫芩草芍,水蛭虻虫漆蛴桃: 莫忘杏地活络血,虚劳赢瘦腹满消. 组成:大黄.廑虫.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漆.虻虫.生地.水蛭.蛴螬. 功效:通络活血,导滞消瘀. 主治:肝脉瘀阻证.症见虚 ...

  • 『金匮要略』(五)血痹虚劳病方→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治失眠,芎知甘草茯苓煎: 养血除烦清虚热,服之入梦亦安然. 组成: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失眠证.症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 ...

  • 『金匮要略』(五)血痹虚劳病方→肾气丸

    肾气丸补肾中阳,淮药山萸配地黄: 泽泻桂附芩丹皮.阴中求阳意深长. 组成:干地黄.薯蓣.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症见腰痛酸软,身半以下常有冷热,少 ...

  • 『金匮要略』(五)血痹虚劳病方→黄芪建中汤

    小建中汤加黄芪,和里温中兼补气: 虚劳里急诸不足,胃脘隐痛服之宜. 组成:芍药.桂枝.饴糖.炙甘草.生姜.大枣.黄芪. 功效: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或缓或急,喜温喜按, ...

  • 『金匮要略』(五)血痹虚劳病方→天雄散方

    天雄散方主阳衰,桂术龙骨共徘徊: 补阳摄阴益脾肾,力解阳痿遗精哀. 组成:天雄.白术.桂枝.龙骨. 功效:补阳摄阴. 主治:脾肾阳虚失精证.症见阳痿不举,遗精早泄,女子梦交,腰膝冷弱,尺脉弱小者. 临 ...

  • 『金匮要略』(五)血痹虚劳病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汤加龙牡蛎,调和阴阳固涩剂: 男子遗精女梦交,盗汗脉芤诸痛祛. 组成:桂枝.芍药.生姜.甘草.龙骨.牡蛎.大枣. 功效:调和阴阳,潜阳固涩. 主治:心肾虚寒失精证.症见男子遗精,女子梦交,脉虚芤而 ...

  • 『金匮要略』(五)血痹虚劳病方→黄芪桂枝五物汤

    四肢麻木面无华,温经通阳此方良. 组成: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症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临床运用: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疗风痹.适当加减可治疗肩周炎 ...

  • 『金匮要略』(七)奔豚气病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草枣汤,脐下悸动奔豚方: 降冲下气能制水,小便不利赖通阳. 组成:茯苓.桂枝.炙甘草.大枣. 功效:降冲下气,通阳制水. 主治:肾虚水气上冲证.症见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小便不利,或伴心悸,舌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