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失败是自寻死路?易经揭开3条吉兆:“勿行善事”才能成事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每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就向成功的人生迈进一步。
每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则增加了一份失败的危险。
而《易经》可以告诉你,根据今时今日的条件,如何选择才是最正确的

顺天应人,适时而动
《周易》有言:“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所谓顺天,要重视存在、顺应自然、尊重天道规律,循“道”守义。
应人,就是要讲人性、讲人品、讲人情,就是正确的为人处事,激发人的内生动力,这样就会有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诸葛亮在国力和兵力都差距很大时,还步步为营稳扎稳扎,最终陷入持久战被耗死退兵。
难怪姜维死前曾说:“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不过同样适用于诸葛亮身上,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诸葛亮逆天而行,即便有通天的本事也属实无奈啊,难怪史书不敢记载。看似是为蜀汉人去讨伐兴复汉室,实际上是掏空蜀汉财力,加速灭亡。

天道如此,汉室江山气数已尽,无论是谁都无力回天
三国之间,你争我夺,最后被司马晋王朝统一,是天命所归。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是遵循天道的发展规律的。即便是机智而近妖的诸葛亮也不能逆天而行
顺天并不是宿命论,不是听天由命,而是要顺天道,懂借势,顺势而为,以得天时;正道而行,唯善唯德,以得地利;顺应人心,可以利己但不能损人,经营好人脉,做顺应人心的的事,以得人和。

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总结起来,君子都是藏器于身,但安守本分,不漏锋芒的人。要做到这点,安守本心。
中晚年时期的曾国藩,手握重权,但他却一直坚守自己的内心,不贪污、不行贿、不谋私、不枉法。
某天,有一个县令欲拿王羲之书法的唐代摹刻帖贿之,其为宋代淳化阁帖的祖本,异常珍贵,价值连城。
原封不动地退还回去,并在当天日记中写下八个字:“世间尤物,不敢妄取。”
假如当时收取了县令的“一片好意”,但是后果却是不堪设想的

曾国藩死后,留下的财产不足两万两银子,仅相当于一级官员一年的养廉银。如此,在那个昏沉的乱世实属难得。
只要守住自己的心,以不变应万变,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不管有什么样的风风雨雨,不受干扰,不受诱惑,沉着应对,就能不被外物所扰,不为外境所转,既使身边乱纷纷,也自能岿然不动。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大部分人都解释错了,觉得上天会格外眷顾你,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很吉祥,都不会不利。说实在话,老天不会保佑任何人。
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自助者天助,要把人跟天联系起来。我想这也是孔子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人跟天联系在一起,叫做天人合一。

天底下只有一个道理,就叫自然律。
人顺着自然的道理去走,就能吉无不利;不按照自然的道理去走,迟早有凶有祸,这是必然的。
以自然规律为根本遵循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路径。如何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键在于始终以自然规律为根本遵循。
人类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人类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为救猎物去做伤害它天敌的事情。

学了《易经》的人,要懂得这个“穷则变,变则通”的原则,知道宇宙万物都有一个变,学会如何适应这个变化。
要想上帝保佑你?没有这回事;菩萨保佑你?也没有这回事。自助则天助,自则则人助。自己不站起来,想靠上帝帮忙,菩萨帮忙,那是不可能的。

懂了《易经》的道理,以此道理做人,动静都看准了,一定是一切都大吉大利,没有坏的,一切都看自己的学问修养如何,
所以《易经》,智慧中的智慧,包括了科学、哲学、宗教,一切都涵盖了。

这套是白话文版本的《图解易经》,因为古人的文言文晦涩难懂,一般人真看不懂,而这个版本的,不仅完整完整将原版的内容收录进去,还将那些深奥的语言,用白话文讲解,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