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太极拳,走步是关键

拳谚云:“未练拳,先练脚。”脚上的功夫,动作简单,在没有手上动作干扰的情况下练,用心专一,更能练得细致,练得其法。到练手上功夫时,有坚实的脚上功夫作基础,就能事半功倍。先练脚是一条练拳的捷径,学太极拳也应如此。

大极拳锻炼脚上的功夫,主要是通过站桩和走步两种形式进行。站桩是走步的基础,走步是站桩的继续。而通过走步,桩功、步功同时得到锻炼,因此,站桩锻炼可以从略。在此介绍一下笔者对走步锻炼的一些体会。

走步就是选取拳式中的进步(上步)动作连续进行,一步一步住前走,可以随意转弯。但它与平常走路不同,其主要区别是:平常走路,身体的重心垂直点是不停地向前移动的,走步则不然,其重心垂直点在单脚立地时是不能移动的,只有两脚站立并转变虚实时才移动。

太极拳对走步的要领,概括起来是:轻灵、稳实、富有弹性。每走一步,两脚着地的时间约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是一只脚(虚脚)在空中缓缓地匀速运行,另一只脚(实脚)则在屈膝状态下支持全部体重。此外,当虚脚提起经身边住前提膝的过程中,身体要同时匀速地上升作配合,在迈出落地的过程中,又要沉身作配合。步幅要由小而大,量力渐进。

腿力强是练好走步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笔者曾教过很多学生练走步,其中不少原来腿力强的反不如有些腿力弱的进步快、成功大,为什么?因为走步的用力是功力(在贯彻行功要领的前提下用カ),不是自然力(拙力),自然力要通过锻炼才能逐渐转变成功力。原来腿力(自然力)强者,往往恃力蛮干,只顾形式,不顾要领,这样,自然力向功力转化的进程便延长了。可见腿力强只是有利条件,因此,练腿力重要的还在于贯彻要领,练得其法。

在拳术运动中,身法、手法是建立在桩步这个基础之上的,桩步不得法或者功力不足,身、手的动作必然受其影响。武禹襄《十三势说略》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可人们练拳出了毛病,却往住向着身、手上去找。

笔者曾帮助过不少拳友纠正练拳动作,初时也是一味注意其身、手上的毛病,哪式不对便纠正哪式,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收效甚微,即使今天改正了,明天又变样,反复改,反复变,不能巩固。后来才逐渐发现他们身、手上的毛病,总是出在独脚支持平衡这个时候,显然是脚腿功力不足所致。(张卓星)

(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