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泸定桥有感

在小学时,我就津津有味地读过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在古代是由川入藏的重要通道,也是我此次川西之旅的必经之处。别看泸定在中国地理地图上只不过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但在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它却有着与其面积不相符的重要历史地位。

穿过二郎山遂道,我进入了大渡河峡谷,从悬挂在半山腰的318国道上俯视大渡河,大渡河的水势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汹涌,但水流还是呈现出较为湍急的气势,这也许是因为大渡河的上游修建了水坝的原故罢。两岸青山夹峙,一河奔流向前,我沿着国道一路前行,大渡河水也一路奔跑着将我引向秀丽的小山城泸定。

进入这座充满故事的小城后,我便直奔县城中心的泸定桥。泸定城建在大渡河峡谷中地势较宽阔的地方,整座县城依山顺水而建。城东地势宽阔显得高楼林立人烟辐辏,这里是泸定城的主城区。而城西由于靠近河流地势狭窄,只有一条小街。在主城区的泸定桥桥头是一个大型的广场,广场周围散布着商店和宾馆,这里应该是泸定城最热闹的地段了。

我主要是为桥而来,对广场并不感兴趣。买好上桥的门票后,我即步入桥头亭。现在的泸定桥,不再像电影中那样只有13根铁链,铁链上都铺设了木板。对于当地人来说泸定桥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常走的路,而对于我来说泸定桥只是我旅途上的一个景点。走在这座铁链飞挂的泸定桥上,心中一股豪情油然而生,似乎感触到了英雄穿越时空的伟岸灵魂。

大渡河在泸定这一段的水面其实并不太宽,似乎就一百多米,桥面距离水面约有十多米高,但由于水流湍急,波涛翻滚,气势浩大。走上桥的那一刻,犹如穿越了时空,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我仿佛听见了枪炮的轰鸣,战马的嘶吼。看见桥头熊熊燃烧的大火,以及勇士们怒目圆睁,勇攀铁链艰难前进的雄姿。

泸定桥是一座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桥。1935年5月25日,长征的红军在贵州的安顺场抢渡大渡河后,要靠仅有的几只小船将数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国民党军的追兵已经逼近,形势十分严竣。当急之下,26日中央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命令。28日命悬一线的红军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东岸的敌军交火。

此时桥面上的木板已被敌军抽掉,只剩下13根铁索。敌人在城墙和山坡上修筑了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你们飞过来吧!”22位勇士身系全军的命运,冒着对岸守敌的枪林弹雨,攀爬在铁索上向对岸前进,一举攻入泸定县城,打开了北上的通道。这座桥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它不但避免了红军全军覆没的厄运,还埋下了国民党军队最后龟缩到台湾的伏笔。

如今的大渡河已经不再汹涌澎湃,泸定桥上也铺上了结实的木板,但走在桥上仍然晃晃悠悠,略带惊险。毕竟泸定桥有百米之长,走到桥中,风吹来,仍不免失去安全感,更何况桥面木板是可以直视脚下大渡河的浪花,心里不能不佩服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雄气魄。我走在用木板连为一体的桥上还感心慌,而红军却是冒着枪林弹雨在铁索上飞奔,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走过泸定桥,来到了河的西岸,桥头的山坡上有一座古建筑,那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观音阁建于清康熙43年,修建泸定桥时由康熙帝赐名“观音阁”。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居高临下的观音阁是红军的指挥部、炮阵地和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22名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当年国民党军队在围堵红军时,曾说过要让红军像石达开一样兵败大渡河。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约3万人马来到贵州的安顺场,当时大渡河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派人渡河侦察后又返回。两天后,太平军发现对岸有清军设防后,便开始强渡大渡河。由于大渡河涨水,石达开军队强渡数次不成,最终兵败被杀。泸定桥是建于康熙年间的,在石达开到大渡河时,泸定桥应该还在,而石达开没有从泸定桥过大渡河,如果石达开从泸定桥过大渡河,或提前两天渡河,历史也许就要改写了。

历史就是喜欢这样捉弄人,红军和石达开都是在贵州的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石达开是在对岸无守军的情况下推迟渡河,而错失渡河良机。红军是在对岸敌军布防的情况下,凭一条小船占领了对岸。石达开在强渡无果时没有想着奔袭泸定桥,而红军却是占领安顺场后又飞奔泸定桥。这并不是石达开的命不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机会也是这样的,机会不会永远擦肩而过,重点在于你看见机会了就要好好抓住它。大渡河可以说是翼王的悲剧谷,红军的胜利河。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它建于康熙四十四年。泸定桥包括了桥身、桥头台与桥头亭三部分。桥身总长103米,宽3米,由13根铁链组成,其中9根铁链用作桥面底链,4根铁链构成两侧的扶手。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将13根铁链连为一个整体。桥面上铺设木板,便于行人过桥。

泸定桥的东西两岸各建有一座用条石砌成的桥台,桥台下设有落井,落井内设有地龙桩和卧龙桩,桩子全用生铁铸造,用于锚固铁链,桥身的13根铁链被固定在两岸桥台的落井中。在落井之上建有一座桥亭,桥亭的作用是为桥台遮风挡雨,防止落井中进入雨水。桥亭为清式汉族木结构古建筑,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是清康熙时期四川当地的建筑风格。

据说,泸定桥是康熙帝御批修建的桥,在泸定桥东西两岸的桥头各耸立着一块康熙帝御碑,西岸的御碑上有康熙御笔亲题的“泸定桥”桥名和“一统山河”题字。或许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康熙帝要为这偏僻之地的一座铁索桥题名,答案便在这“一统山河”上了。大渡河自古以来便是汉藏民族的分界线,而泸定是这分界线上重要的军事重镇,也是汉藏民族混居的一个地方。康熙帝的御笔深谋远虑,意义非凡,其真正的内涵是汉藏民族的大融合。

东岸的御碑上是“御制泸定桥碑记”,碑中记载了泸定桥的建造历史,从碑文中可以看到泸定桥是中国劳动大众智慧的结晶。在清代康熙年间,中国的生产技术还很简陋,而在这偏僻的山区要想建造一座这样的桥梁,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缺乏技术设备的数百年前,为了将粗重的铁索架设在礁石密布、漩涡丛生的大渡河上,建造者是先把巨绳系于两岸桥亭横梁上,将带有长绳的短竹筒套在巨绳上,把铁索穿挂在竹筒内,在河对岸牵拽长绳,带动竹筒使铁索沿着巨绳滑向对岸。

在固定铁索时,建造者先将铁索一端固定在西岸,另一端则绕在东岸的大木辊上,在木辊表面插有很多木棒,扳动木棒使木辊滚动,铁索随之慢慢拉紧。铁索拉紧后,把它固定在桥台后面落井中的困龙上,困龙紧贴在地龙桩上。据估算西岸桥台自重约2300吨,铁索传给桥台的总拉力仅210吨,安全系数很大。利用桥台自重作为压重,来承受铁索的巨大拉力,是中国古代桥工的一个创造。

离开泸定桥,穿过华能电站的白日水坝,我继续沿着318国道前行,在大渡河边上的一个观景平台上停了下来。在这可以看到自北向南的大渡河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峡谷之中的河水由于水坝的阻挡,已不再是浪大水急。观景平台上的浮雕显示,过去人们为了渡河主要是利用渡船或溜索,如今在大渡河上随着一座座现代桥梁的崛起,天险已经成为了通途。

站在观景平台上,远望正在建造的雅康高速公路大渡河特大桥,心中感慨万千。这是一座建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带上的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它建成后将是川藏线上最大的一座桥。雄伟壮丽的大桥横跨大渡河相隔的两座山,犹如一条腾云驾雾的巨龙,穿行在白云飘飘的悬崖峭壁中。泸定桥连接川藏两地的任务已被这些现代化的桥梁所取代,但泸定桥却成为了一座铭记历史的丰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