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66章,虚心谦下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无为无执 无败无失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无为无执,无败无失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 ...

  •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行不行知,不为而成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足不出户而知天下大事. 眼不看窗外而知自然规律. 走得越远,明 ...

  • 《道德经》第七十章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道德经>第七十章 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 我的话很易 ...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虚心谦下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江海所 ...

  • 道德经第66章讲解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 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 ...

  • 《道德经》66章: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一部分:江海所以能为百 ...

  • 道德经66章译文/原文:老子谦下恭敬与禅宗和光接物的关系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六十六章 甘为仆人章 ...

  • 解读《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善下不争

    解读<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照心海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 ...

  • 《道德经》第66章《莫能与争》悟读述杂【66】

    《道德经》第66章《莫能与争》悟读述杂【66】

  • 安伦教授校订《道德经》第66章

    若觉人生迷茫,请读<道德经> 世人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其实, 读懂四分之一的<道德经>智慧,就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所以,它也是无数名人.大咖的 " ...

  • 大邦者下流,谦下为上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61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pìn),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mǔ),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 ...

  •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