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建市60周年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八【铜奖】《老榆树的故事》
相关推荐
-
这种野菜,清明时更鲜嫩,炒鸡蛋贼香,健胃安神,南方人没吃过!
莫愁厨路无知己,谁人不识小面姨 点击关注小面姨美食日记,置顶公众号 ▎ 小面姨美食日记 ▎ 小姨原创,需要表扬∣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评论转发,小手一拉∣你我一家,心里开花 图文 ∣ 小面姨 莫愁厨 ...
-
又到榆钱飘香时
又到榆钱飘香时 □骈国华 春渐深.清晨在西园小公园里散步,不经意间瞧见那棵老榆树上已经挂满了一串串翠绿色的榆树钱子,随风飘来一阵青涩的淡香.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爬在树杈上,一把一把地捋着榆树钱子往下丢, ...
-
榆树上的“虫瘿”
中午出门,发现附近道旁有一株"结"满红果子的小树,走近才发现这小树"很像榆钱树",或许真的是榆钱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树上或红或黄绿的"果子&quo ...
-
榆树开花了?我仿佛是瞎了,看不到
说起路边的树,小时候有这么一句俗语,叫"桑柳榆槐大叶杨".意思是城市里的树(北方),十有八九都是这几种.现在绿化搞得好,树种也逐渐丰富,但这几种仍然是绝对的主流. 对于改革开放之后 ...
-
潘秀兰【诗歌】林中拾趣(组诗三首)
榆树 榆树,长在门外, 人们对她充满深情厚爱. 每年开春儿, 那一团团的榆钱儿 保准让你喜笑颜开. 捋一把放在嘴里, 细细咀嚼.品味, 兴奋得直呼美哉美哉. 嫂嫂常把洗净的榆钱儿, 连盆放到灶台, 加 ...
-
平顶山市建市60周年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十三【铜奖】《一张照片的记忆》
一张照片的记忆 作者:张皖凌 地址: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相对于父辈,我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平顶山人.至于妈妈说的回老家,我知道那里有割舍不断的亲情,是血缘上的老家,而平顶山是我心理意义上.地理意义 ...
-
平顶山市建市60周年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十二【铜奖】《我心中的城》
我心中的城 作者:李炳镇 单位:河南舞钢公司 是上天赐给的机缘,使我自孩子时就与这座城市有了感情的联系. 那是1957年春天,在开封上小学五年级的我,一进家就见正和母亲说话的舅舅手中拿着朵大红花,上去 ...
-
平顶山市建市60周年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十一【铜奖】《窗含西湖千般美》
窗含西湖千般美 作者:贾宏文 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长安大道西段一品澜山小区 你去过川滇边界澄澈静穆的泸沽湖吗?那可是神隐仙居之处--你去过江浙边界水光山色的太湖吗?那可是大智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而去的所 ...
-
平顶山市建市60周年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十【铜奖】《昆阳小站》
昆阳小站 作者:陈怀伟 单位:平顶山市公安局中兴路派出所 小火车站位于县城西南. 她不是干线铁路上的车站,确切一点儿地说这条铁路连支线也算不上,它源出舞钢钢铁公司的企业自备铁路,最初的目的也许仅是为了 ...
-
平顶山市建市60周年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九【铜奖】《那些年,那些事》
那些年,那些事 作者:陈艳娜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为民街 小时候,我们管去叶县叫"进城",管去平顶山叫"上山".没有人深究过来历,似乎祖辈人都是这样叫. 第 ...
-
平顶山市建市60周年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六【银奖】《一条河和一个城市》
一条河和一个城市 作者:李河新 单位:平顶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对于河,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我的姓名里面就有一个河字,那是远离故土的父母,为思念遥远的家乡而留下的痕迹.当我懂事后,父母送我去看外面的 ...
-
平顶山市建市60周年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七【银奖】《追寻》
追寻 作者:王华 地址:平顶山市天宏焦化公司家属院 六十岁刚出头的我,大半生不曾停歇,只为实现父亲的愿望,一路追寻着梦想.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很高大,走路很快,常常不在家.回家的时候,能从背着的 ...
-
平顶山市建市60周年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五【银奖】《又忆故乡麦收时》
又忆故乡麦收时 作者:赵改成 单位:宝丰县商酒务镇中心小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的<观刈麦>给我烙下深深的印记,它描述的农忙景象基 ...
-
平顶山市建市60周年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四《咱们的煤矿家属院》【银奖】
咱们的煤矿家属院 地址:平煤天力公司吴寨矿 作者:李江伟 平顶山是因煤而兴的城市.有人说,这里有了煤,才热闹起来,如果先前这儿没有煤,估计还是一片荒凉人烟稀少.也许这句话是对平顶山和煤两者关系最好的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