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哥窑新论之十七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相关推荐
-
宋瓷一瞥,曾经的中国是多么高贵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无比绚烂的王朝,但是绚烂之光伴随着黑暗之痛.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次亡国,让这个梦华中原荡然无存.虽然在将近一百年后汉人重新建立了新的朝代,但那种难得的文人气质已经烟消云散. ...
-
三件青釉瓷器见证了清凉寺汝瓷官窑的烧造历史
汝窑创烧于唐中期,兴盛于北宋,因产于汝州而得名. 北宋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在<归田集>"汝窑花觚"诗中写到:"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 ...
-
收藏宋代哥窑瓷器,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明代文献中有关哥窑的记载还很多,最 具价值的是高濂所撰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论官哥窑器"[ 高濂的记述是研究哥窑瓷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无论是故宫博物院的吕成龙先生 ...
-
官窑哥窑新论之一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随着对古瓷器研究的深入,宋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南宋官窑.钧窑.定窑的窑口.生产年代.类型标本等都比较清晰了,只有北宋官窑.哥窑的整体面貌一直扑朔迷离,围绕它们的窑口.生产年代.器物类型.器物特征等,众说 ...
-
官窑哥窑新论之三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陶器"第一段是研究秘色瓷的重要文献,因不是本文讨论范围,另文再解读.笔者仅将涉及官窑的第二段话翻译如下: 我朝因为定窑白瓷有芒口,不太好用,就命令汝州烧造青瓷.所以,虽然河北西路 ...
-
官窑哥窑新论之四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这段话是研究汝窑.官窑最为信实可靠的文献.一是因为作者距离历史事件最近.叶寘大约出生于宋光宗绍熙末(1190-1194)至宋宁宗庆元(1195-1200)年间,30岁(大约在1230年左右)以后开始著 ...
-
官窑哥窑新论之六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北宋朝廷自置窑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其礼制的要求,一个次要原因是官汝产品过于清秀娇小,缺乏厚重质朴的古拙气,难以承担祭天祭地祭祖先的重任.自夏商周以来,统治者就非常重视祭祀等"礼&quo ...
-
官窑哥窑新论之七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四是南宋官窑"极其精致".叶寘文中没有评价北宋官窑的质量,却用四句话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南宋官窑的质量,这也应该是他的严谨之处.因为他出生于南宋,生活于南宋,很有可能没有见过北宋官窑, ...
-
官窑哥窑新论之八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二.对元.明两代有关哥窑文献资料的解读 1. 元孔齐<至正直记>的"窑器不足珍"解读 一般认为,"哥窑"一词肇始于元孔齐的<至正直记>. ...
-
官窑哥窑新论之九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2.明代一些文献资料解读 到明代记述哥窑的地方比较多,并且大部分都有一些对器物本身的描述. (1)曹昭的<格古要论>.元末出现了"哥哥洞窑"和"哥哥窑&quo ...
-
官窑哥窑新论之十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2.明代一些文献资料解读 到明代记述哥窑的地方比较多,并且大部分都有一些对器物本身的描述. (1)曹昭的<格古要论>.元末出现了"哥哥洞窑"和"哥哥窑&quo ...
-
官窑哥窑新论之十一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2)陆深<春风堂随笔>.陆深(1477年-1544年)上海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弘治十八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川左布政使.詹事府詹事等官职.他是哥窑"龙泉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