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曾复:什么是好“角儿”?
相关推荐
-
刘曾复先生的唱词之学(徐芃)
我与刘曾复先生(1914-2012)结识一共十四年,其间七年我在北京大学求学,经常得晤先生面,又七年我至大洋彼岸芝加哥大学求学,常常以电话请教.后七年的电话,我问先生答,幸而先生的回答我都简单记了笔记 ...
-
他走后,世间再无梅兰芳
贵妃醉酒 (1956) 物道君语: 岁月空逝一甲子,世间再无梅兰芳. 近代戏曲史上群星璀璨,可获得过"伶界大王"称号的人,只有两位.其一是老生谭鑫培,另一位则是"四大名旦 ...
-
舞台不止属于演员
名角儿登场,掌声响起来,好戏开场了. 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看到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演员,总是被闪光灯照耀,却不知道人家背后付出的心血.舞台通常与观众保持距离,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是因为舞台太 ...
-
独家专访|赵珩先生谈文人与戏
时逢中秋,有幸拜访赵珩先生.赵先生在他的彀外堂接待了我们,赵先生的彀外书屋装饰典雅,一面书柜藏书甚多,墙上书画.架上陈设都透露出浓厚的文人气息.赵先生精神矍铄,和蔼健谈,为我们详述了文人与戏曲的奇妙缘 ...
-
最后的大武生俞大陆
戏剧站 戏剧就是人与人的相遇. 公众号 建国之后培养的第一代京剧武生,倘以1950年中国戏校算来,首屈一指便是俞大陆,谈起家族传承,俞门较谭家亦是不遑多让.到俞大陆已是第五代,说但以京剧而言,算上俞大 ...
-
刘曾复:什么是好“角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娄:从京剧形成.发展直到今天的二百余年中,京剧舞台上涌现了众多的"角儿",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角儿&q ...
-
【侃京剧】刘曾复:什么是好“角儿”?
问:从京剧形成.发展直到今天的二百余年中,京剧舞台上涌现了众多的"角儿",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角儿"吗? 刘曾复:从京剧的历史来看,这二百余年中,京剧舞台上 ...
-
【转载1】闻见杂说|刘曾复
1.老谭死后,打红豆馆主起,到言菊朋.贵俊卿.王雨田.罗小宝.王又宸,谭小培就甭说了,全是争做老谭的接班人.后来,余叔岩跟人讲这档子事,说是当时心想这下完了,就我这条嗓子--又说不要紧,先了解 ...
-
【转载2】闻见杂说|刘曾复
36,昆腔的影响,后来是愈来愈小,因为渐渐都不怎么学昆腔了.这里也有个内在的原因,是打大老板程长庚那儿下来的.昆腔体系的继承者,比如钱金福.陈德霖.李寿山等,他们所传授的面,本身就比较局限,传承 ...
-
【转载3】闻见杂说|刘曾复
68,<法场换子>这个戏,余叔岩很想跟陈彦衡学,还有<取帅印>.陈说: "现在你出大名了,得给报酬.一出一百块! "余说: "我不能学了. ...
-
【转载4】闻见杂说|刘曾复
95,有人问,余叔岩对谭鑫培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要按我说,他没发展,他唱不了谭的<挑华车>那些个戏,就是以己之长学习谭鑫培.谭有时候是唱得好玩,很随便.余叔岩是没有一句不好好唱的 ...
-
【书摘】刘曾复口述.京剧的原则
摘自<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作者定宜庄 阅尽人间春色---刘曾复口述(7.京剧的原则) 刘:打"五四"起一直到今天,对待京剧就分两派,一部分打倒京剧,一部分拥护京剧 ...
-
刘曾复:唱京戏难在练基本功
刘:打"五四"起一直到今天,对待京剧就分两派,一部分打倒京剧,一部分拥护京剧,有时候拥护京剧的这个吃京剧饭而已,他也是谋他自己名利,当然我不敢随便说了,有些事情很可笑. 我说内行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