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刻意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流程+研习社的第269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新来的朋友别忘了点击上面的蓝色(流程研习社)加关注,通过【书与文章】查看所有【历史好文】。欢迎投稿 630011134@qq.com,参与众筹写书计划,详见:关注公众号 → 书与文章 → 众筹写书。

作为一名管理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训练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些训练也并非完全刻意,算是一种职业习惯。

这种训练其实没想象中的复杂。比如,上班路途过程中,看到周围的商店、广告牌等,就会思考很多问题:

为什么这家商店看起来经营得不错或者不怎样?

同行业不同模式店面,每一种经营模式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从客户的视角,这个行业能提供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客流越来越少,客运站如何转型呢?

客户的价值诉求是否在变化?

这个行业有哪些形态的企业,又分别在产业价值链什么位置?

他们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什么?

为什么这个行业的店提供的服务内容都在多元化?

为什么这个店以前还不错,现在却很冷清?

为什么这个位置,店面换了一茬又一茬都开不起来?

这个店很不错,从客户视角,好在哪里?

做好哪些功能才能吸引更多忠诚客户?

这个广告牌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这个店有一个创新,这个创新可以复制到哪些场景吗?

这个店员工服务意识强而且氛围感觉不错,为什么?

这些服务人员发自内心的行为,十年如一日的背后动因是什么?

这家企业这几年好像被竞争对手超越了,为什么?

这几年,这个街道上的哪些店铺存活率高,为什么?

......

养成思考习惯后,其实很多训练是非常快的,有些可能几秒钟就会有一个初步要点结论,有些则可能要贯穿和思考几年的动态变化才有结论,有一些则需要和观察对象有简单接触互动,有一些则需要结合类似行业对比才能得出结论。

对于企业各后台部门,包括流程与IT、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都面临从“管控”到“赋能”的价值定位转型。

而这种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从“专业狭义视角思考问题”到“经营者视角思考问题”,要拥有更开放的心态和业务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展开合作,面向客户价值,协同作战解决跨部门问题。

这种转型,也需要拥有更广泛的经营管理知识,哪些报着“专业饭碗”不放的人,正在被社会淘汰,哪些十年如一次固步自封只靠“经验”的人也会被社会淘汰,经验越来越不如开放的心态和快速学习能力更重要。

如何接受社会的新挑战,唯有改变自我。新的时代,企业后台职能部门人员,要空杯心态开放自己,保持一颗好奇心,拥抱变化和创新,站在经营者的角度,面向客户,提高自己解决综合管理问题的能力。

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训练,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一日不练,就会退化,从足球运动员励志C罗,到篮球运动员“洛杉矶凌晨4点故事”的科比,顶级运动员都是如此。

→ 流程工作有哪些切入点呢?策划要考量哪些要素呢?欢迎报名精彩网课,你的流程管理工作工具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