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科普阅人无数,聊聊糖友江湖百态,说说会长的心里话

从2012年起至今,会长做糖尿病科普8年了。

由于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用KPI证明自己有能力吃这碗饭,会长的文章就发得很任性。

明明知道发发关于吃的内容,阅读数能轻松走高;发发“一文读懂“”看这篇就够了“这类浅尝辄止,只说皮毛的知识汇编,也能大获欢迎——可是大家都这么写,这么发,不管署名是谁,文章看起来都差不多。先不说糖友会科普疲劳,会长写了8年,自己都快写吐了。

系统讲述碳水计数法、食物代换法?这么硬的文章,这么密集的知识点,还有计算?哎呀脑壳疼,阅读数肯定低 —— 但这个真心有用啊,发!

糖尿病患者的“最强饮食法”,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餐后血糖……

糖友骑行西藏?没几个糖友爱运动,还骑行西藏这么高冷 —— 但这个小伙真的阳光,太酷了,发!

糖友小栋第五次骑行拉萨精华版

糖友做主角的科幻小说?你看有人说看得云里雾里了吧 —— 但会长喜欢啊,发!

《信条》:糖友回到10年前,才搞懂当年自杀前听到的8个字……

万万没想到的是,靠这些非主流、冷门、涉嫌自嗨的文章,会长在这个糖尿病科普江湖竟然没有销声匿迹,黯然退场,还混出了点名堂,打出了一个糖尿病之敌的旗号。

这就不科学了,是会长太强,同行太弱?——虽然会长很喜欢你这么夸我,但公平地说:虽然很多小编扮演的是知识搬运工的角色,但这个领域茫茫多的APP,媒体、自媒体,不可能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吧?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来扒一扒会长眼里的糖尿病科普江湖了。

首先,做糖尿病科普,很难有其他领域动辄10万+ ,100万+的阅读数。你想啊,糖尿病的内容普通人并不关心,没有“高大上“的光环加持,还很容易暴露自己的糖友身份。一条精心制作的糖尿病科普,怎么也拼不过一条娱乐八卦,一段搞笑视频。

其次,做糖尿病科普,没有职业前途。糖尿病的患者教育,在国内没有专业资格,大家都觉得这应该是医生的事情。但其实在国外,糖尿病患者教育是由经过专业认证,国家认可专业资格的“注册教育师”来做的,这个注册教育师在美国是可以独立执业,跟医生一样可以按小时收费的。目前各个自媒体平台认可的专业资格,只有医生,其他的像“健康管理师”这种资质做糖尿病科普都会受限制。

再次,做糖尿病科普,没有“钱”途。有多少糖友愿意为科普文章付费?这个问题你懂的。于是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就很自然了,各路打着免费培训、免费讲座的旗号、实际上各种推销甚至坑蒙拐骗的神仙们反而成了主流 —— 免费的午餐往往最昂贵,但是人性如此,于是不带货,不引流的糖尿病科普就只能安贫乐道。

看懂了以上三条,如果你还不死心,愿意为糖友发光发热,我们就可以坐下来聊一聊会长眼里的糖友了。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糖友这个群体,我会用鲁迅先生的这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会长接触到的糖友,乃至糖友家属,不管外表如何阳光,内心却伤痕处处——得了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需要终身服药,还要面对各种并发症的威胁,不管谁摊上这事,都不可能风轻云淡,一笑了之。

孩子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可能需要隐瞒身份才能获得平等的权利;

成年人得了糖尿病,意味着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巨大变化;

所有得糖尿病的人们,都需要面对经济的压力、并发症的威胁和旷日持久的心理折磨。

作为一种慢性病,仅仅靠药物治疗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需要生活方式的配合,需要掌握相当的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这里就产生了巨大的分野:蒙昧无知、放弃自我、挣扎求存和自我超脱是四种典型。

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到现在依然有人认为糖尿病会传染——哪怕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知识普及都是缺失的,这造就了一大批宁肯相信神药、神医和保健品的无比繁茂的“韭菜“群体,收智商税者赚得盆满钵满,钱途远大。

更有甚者,因为蒙昧无知把续命的胰岛素停掉,用保健品或者假药换掉自己的降糖药,以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做代价的病例,比比皆是。

蒙昧无知不是他们的错,可执迷不悟甚至成为骗子用来收割其他韭菜的“帮凶”,就真的可怜可恨了!

会长经常会遇到一些糖友,各方面条件不差,知识水平也够,但心理问题是重灾区——自暴自弃、好罐破摔,治疗不上心、生活不节制,在其他人眼中就是各种“作“,结局往往很惨痛,很不”正能量“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每当遇到一位这样放弃自我的糖友,会长能做的就只能是伤逝纪念、警醒他人。

有很大一部分糖友,认识到了糖尿病知识的重要性,也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他们遭遇的困难,一方面是缺乏系统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很大程度依赖于自学能力的强大与否;另一方面是控糖和现实生活的矛盾。

孩子要升学,压力大血糖高,难道要放弃求学?

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血糖很难控,难道要放弃这份有前途的职业?

恋爱、结婚、生孩子,关关难过,难道就要放弃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一天赋的权利?

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挣扎求存当然难,所以会长写文章、发视频,希望尽力降低糖友自学糖尿病知识的门槛;组糖友群,搞线下活动,希望糖友能抱团取暖,互帮互组。

但要真正帮助到他们,这些还远远不够 —— 除了需要更科学、更系统的患者教育课程,更方便、智能的辅助工具,还需要长期的跟踪关注、专业指导和必要时的帮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由一个人、一家企业或机构来独立完成。

充实其知识、强壮其体魄、振奋其精神,给糖友坚持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 这才是糖尿病科普的正道!

人间正道是沧桑——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做真正的糖尿病科普,越来越多的资源在改善糖友的生存环境。也应该看到,科技的发展让人的交流,知识的分享变得越来越容易;先进医疗器械和药物的发展,也让糖尿病的治疗变得越来越容易——这是真正的希望所在!

有不少糖友,已经真正实现了自我超脱——他们健康、自信、强大,既管住了自己的糖尿病,也收获了自己的精彩人生。虽然他们只是糖友群体里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带给了会长最多的感动,最大的激励。

让更多的糖友能成为他们,是会长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念,相信也是很多人共同的心愿。

借用一句话来结束这篇啰里啰嗦,注定冷门的文章:愿大家懂得很多糖尿病知识,还能过好这一生。

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