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养心除热——浮小麦

感谢关注 北京丰台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 前天
养心除热

浮小麦

中医认为,小麦味甘,性凉,有着养心,益肾,除热,止渴;可治脏躁,烦热,消揭,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

浮小麦实际上就是那些干瘪、不饱满,一淘洗就浮在水面上的小麦,所以被叫作浮小麦。

而浮小麦有着除虚热,止汗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骨蒸劳热,自汗盗汗。

立夏时节

养心正当时

中医认为,小麦入心经,汗为心之液,小麦乃心之谷,心气虚则汗外越,故小麦有补心气、敛汗之效。

入脾、肾经,又具有益肾,除热,止渴的作用。

《名医别录》中记载其能:“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

《本草再新》中提示小麦“养心,益肾,和血,健脾。”

《医林纂要》记载其能“润肺燥”。

养心宁神

甘麦大枣汤

养心宁神喝甘麦大枣汤。

甘草12克,淮小麦18克,去核大枣9枚。

制作方法:小麦洗净,漂去浮末;将甘草、小麦、大枣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沸后即可饮用。

有助消除更年期出现的心不在焉、睡眠不佳、经常失眠、常流泪、易激动、心慌等症状。

甘麦大枣汤里的小麦是淮小麦(江淮地区出产的颗粒饱满的小麦),而不是浮小麦。同是麦子,两者的药效却大相径庭。淮小麦的作用是养心宁神,浮小麦的作用是敛汗止汗,二者不可混淆。

浮小麦泡茶

止汗、敛汗

浮小麦泡茶喝:浮小麦30克,茯苓、麦冬各9克。

制法:按上述药物用量比例,加10倍量,研成粗末。每取50克,放热水瓶中,冲入半瓶沸水,旋紧瓶塞,20分钟后,代茶随意饮服。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慌,自汗,盗汗。

宜忌:虚寒证忌用。

温馨提示.

中药材的配伍与使用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进行,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陈明,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等栏目主讲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及“十大我最喜爱的老师”。

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伤寒论研究大家刘渡舟教授,自1983年始从事中医的医、教、研工作,尤对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颇有研究,潜心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主张中医临证与科研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传统特色,理论联系实际。

擅长诊治:脾胃疾病、肠道疾病、肝胆疾病。

临床上灵活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疾病、肠道疾病、肝胆疾病、心脏病、咳嗽、气喘、发热类疾病、糖尿病、痛风、高血脂、慢性疲劳、口腔溃疡、痤疮及各种皮肤痒疹、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乳腺病、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小儿发热等内科、妇科、儿科、皮科疾病及多种疑难杂证。著有《中医四大经典临证指要》丛书、《伤寒论讲堂实录》等学术专著1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及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5项;获科研成果奖4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44名。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贾云 主任医师

原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云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任云南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医脾胃专业组主任委员,担任云南省高评委20余年。

擅长诊治:内、妇、儿科等常见病及其疑难杂病。

内科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甲状腺结节等多发病;妇科:精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病;儿科:对一般的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经验丰富,如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扁桃体化脓、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厌食、疳积、脾胃虚弱等。对于儿科的一些疑难杂症如:小儿多汗、抵抗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等经验丰富。其他:对内伤杂病尤其是慢性病的调治重视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对顽固性失眠治疗采用调脾胃养肝安神法。

出诊时间:周二、五全天

滕秀云 主治医师

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从师北京名医泰斗,刘渡舟,王绵之等中医专家,汲取了前辈的宝贵经验,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四十余年。

对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耳鼻喉科等疑难杂症以及中医治未病、调理亚健康临床经验丰富。2011年至2018年在北京长庚医院耳鼻喉科工作运用中医的辩证论治,对急慢性咽炎,鼻炎,鼻窦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耳鸣耳聋。

2015年曾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电视台做过中医治疗耳鸣耳聋的访谈。

曾接受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的节目采访。

擅长诊治:内科、耳鼻喉科、妇科等疑难病症。

中医内科: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胆囊息肉、脂肪肝、慢性肝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医耳鼻喉科:急慢性咽候炎、鼻炎、神经性耳鸣耳聋;中医妇科: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症候群、盆腔炎、子宫肌瘤;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疲劳症。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陈红 主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三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多年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治疗手法,特别是对于头痛、失眠、呼吸系统、脾胃系统、颈椎病、腰腿痛、中风、面神经麻痹、肿瘤术后、慢性疾病等患者,采用针药并用,全身各系统同时调整,升清降浊,至实至虚,疏通多余,补充不足,改善人体机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激活全身细胞,激活身体本能,使人体能量均衡流动,曾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疾病的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擅长疗法:中草药、针灸、拔罐、电针、火针、刺血疗法等

擅长治疗:关节病: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腰痛、坐骨神经痛、急性扭伤、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内科杂症:顽固性头痛、眩晕、失眠、咳嗽,哮喘,脾胃病:胃痛,湿疹、座疮、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内分泌紊乱,肿瘤术后调理等。

特色治疗:急性疼痛、头痛、失眠、颈椎病、腰痛、肿瘤术后调理、刺血治疗疑难杂症等。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0)

相关推荐

  • 『养生之道』妙方 | 乌梅小麦大枣汤能止汗

    湖北读者周先生咨询:我特别爱出汗,即使天气不热.不怎么动也经常如此,去看中医说是盗汗,想请专家推荐一个能缓解该病的方子.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刘志刚解答:出汗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天 ...

  • 「中医养生」五脏调理很关键,如何养心最重要

    「中医养生」五脏调理很关键,如何养心最重要 原创中医马大夫2021-05-06 19:42:56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所以日常应该注意保养. 要想健康的身体,五脏的调理是很关键的. 中医 ...

  •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养心

    进入维度之门,打开心灵密码,享受智慧人生 01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本来就具足的:人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 ...

  • 名中医养生经:静养神、动养身、书养心

    说话细声慢语,嘴角总是洋溢着微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江苏省名中医钮晓红的养生之道在于"静",听上去似乎不符合现代"生命在于运动"的口 ...

  • 中医谈夏季养生养心

    果雪儿国医启蒙儿童健康教育 亲子共读果雪儿健康书 我中医,要启蒙 果雪儿,健康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属 ...

  • 中医30句至理名言:养生,养心,养身

    中医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中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互补""人命至贵"等优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 ...

  • 五大中医养生穴,几乎可以抗百病!

    经络可以说是人体的支撑,经络一旦不通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我们平时生活中要注重经络的养生,对于经络有很多穴位去调理. 例如遇上头疼脑热等健康小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家会选择吃药,或者硬抗.但在中医的眼中 ...

  • 张步桃,台湾中医养生大家给你经验方

    艾国医 公众号 张步桃的中医养生.处方经验 张步桃,1941年生于台湾省莲花县,家族三代行医,自幼就随父习医.曾任台湾"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执行秘书.林口长庚医院中医部兼任主治医师 ...

  • 春末中医养生法则

    春末夏初,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以上,但因处于由春到夏的过渡阶段,雨水.大风天气常交替出现,人容易生病.注重春末养生保健,能为夏季健康打好基础. 那么,什么在这个季节什么原因可以导致这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