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存储虚拟化技术详解
文章“收藏:数据存储虚拟化技术介绍(上篇)”主要介绍存储虚拟化知识和技术原理,文章将从主机层虚拟化、网络层虚拟化和存储层虚拟化多维度进行讲解,本文延续存储虚拟化话题,从存储系统内部解析下虚拟化技术。
存储虚拟化是通过存储虚拟化的技术方法,将系统中各种异构的存储设备映射为一个单一的存储资源,对用户完全透明,达到互操作性的目的。
通过虚拟化技术,用户可以利用已有的硬件资源,把SAN内部的各种异构的存储资源统一成对用户来说是单一视图的存储资源(Storage Pool),而且采用Striping、LUN Masking、Zoning等技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这个大的存储池进行方便的分割、分配,保护了用户的已有投资,减少了总体拥有成本(TCO)。
另外也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实现存储池对服务器的动态而透明的增长与缩减,更进一步,可以实现SAN与SAN之间的虚拟化、全球的虚拟化。






存储技术经历了从单个的磁盘、磁带、RAID到存储网络系统的发展历程。传统的直接存储(DAS)方式是存储设备附属于某个服务器,数据被局限在某个主机的控制之下,这种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分布式业务的需要,因而发展出网络存储技术。


典型的网络存储技术有网络附加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和存储区域网(SAN,Storage Area Networks)两种。
NAS技术是网络技术在存储领域的延伸和发展。它直接将存储设备挂在网上,具有良好的共享性、开放性;但缺点是与LAN共用同一物理网络,易形成拥塞而影响性能,特别在数据备份时性能较低,影响了它在企业级存储应用中的地位。
SAN技术的存储设备是用专用网络相连的,目前这个网络是基于光纤通道协议。由于光纤通道的存储网和LAN分开,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在SAN中,系统扩展、数据迁移、数据本地备份、远程容灾数据备份和数据管理等都比较方便,整个SAN成为一个统一管理的存储池(Storage Pool)。由于具有这些优异的性能,SAN已经成为网络存储的主流,正在引发存储技术与使用的革命性变化。
从技术上说,存储网络(包括NAS和SAN)都是一种很大的技术革新,但是它们都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虽然目前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存储整合和自动化的存储管理操作,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透明存储,存储管理用户仍然需要分别掌握不同存储设备的物理特性,才能对存储池进行有效的管理。























本文重点讲解了存储系统虚拟化技术链接方式、原理、特性和常用功能,存储虚拟化形态,从实现角度分为块虚拟化、磁盘虚拟化、文件系统虚拟化、磁盘带库虚拟化等,详细内容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