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J Cancer:山东大学李刚、薛皓课题组发现胶质瘤外泌体通过miRNA-29a和miR-92a相关途径介导MDSC功能
相关推荐
-
神经综述:液体活检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目前,肿瘤的研究和治疗正进入精准医学时代,这需要更好的生物标志物和更多的检测手段,以提高诊断疾病.评估治疗反应和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相关遗传物质可在患者体液中检测到,这些遗传物质 ...
-
高分综述 | Molecular cancer:MicroRNA协调乳腺癌脑转移的病理生理学:治疗进展
编译:小北,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乳腺癌是第二大与脑转移相关的肿瘤疾病,大约15%~30%的乳腺癌患者会发生脑转移.而在乳腺癌患者中器官的远端转移致死率高达90%,在中枢神经 ...
-
CLIN CANCER RES| 暨大张灏团队发现唾液外泌体嵌合GOLM1-NAA35 RNA作为食管癌潜在生物标志物
推荐:江舜尧 编译:莫沉 编辑:马莉 暨南大学张灏教授团队于近期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题目为<Evaluation of Salivary Ex ...
-
Eur J Cancer:尿液外泌体中的脂质可作为前列腺癌标志物
目前,外泌体被认为可以作为非侵入性的癌生物标志物,这是因为这些纳米级囊泡中含有来自癌细胞的分子并且可以在各种生物流体中检测得到.近日,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的研究 ...
-
科研 | J. Cell Biol:依赖caveolin-1的外泌体生物发生和货物分选的调节所驱动的ECM沉积
编译:小友,编辑:Emma.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细胞外基质(ECM)的组成和物理性质严重影响肿瘤的进展,但对ECM分层的分子机制了解甚少.肿瘤-基质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外泌体(多囊 ...
-
【Gut】上交张艺凡/李青峰、复旦傅德良揭示:外泌体CD44v6/C1QBP促进胰腺癌肝转移的新机制
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张艺凡.李青峰教授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傅德良教授团队合作在Gut杂志(影响因子19.819)上发表文章,报道了胰腺癌通过外泌体CD44v6/C1QBP复合物促进肝 ...
-
苏州大学李杨欣教授团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环状RNA cPWWP2A修复缺血组织损伤
2021年3月17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李杨欣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13.493)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 ...
-
【综述】山东大学:纳米材料在外泌体的生物分析以及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及其内部成分已被证明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内在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生物医学和临床领域都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近日,来自山东大学蒋妍彦.王凤龙.杜鲁涛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Biomaterials杂志 ...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外泌体开发了一种针对EB病毒相关肿瘤的治疗方法
近日,来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HKUMed)的研究团队发现,源自Vδ2-T细胞的外泌体(Vδ2-T-Exos)可有效控制爱泼斯坦-巴尔(EB)病毒相关肿瘤,并诱导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Vδ2-T-Ex ...
-
【Molecular Cancer】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后垂死癌细胞的外泌体miR-194-5p增强肿瘤再生细胞的存活和繁殖
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田聆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了外泌体miR-194-5p增强了肿瘤再生细胞中的DNA损伤反应,从而增强了肿瘤的重新增殖.阿 ...
-
【J Extracell Vesicles】巴斯德所龙钢组揭示了一种外泌体内容物装载的新模式
目前研究显示,病毒的释放与囊泡的形成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已有研究证明病毒会利用囊泡的发生过程进行释放,但是病毒劫持和利用外泌体形成和释放过程的相关研究报道还很少,相关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释.1月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