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及其《劝学篇》
相关推荐
-
名臣张之洞的幕僚都有谁?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故事
张之洞幕僚 赵凤昌曾是张之洞的首席幕僚,赵凤昌于1856年出生,常州武进人,于1938年去世,享年82岁.赵凤昌是清朝末年一位活跃的政治分子,是立宪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其早年时期,因担任张之洞幕僚而声名 ...
-
武汉过客·张之洞·政坛高手(2)
武汉过客·张之洞·政坛高手(2) 2021-07-06 12:18·热情的金桔A 4.从支持到抵制康梁 甲午战争后,张之洞继续筑路.办堂.兴商.练军.派留学生,但数十年经营并未富国强民.维新派嘲笑洋务 ...
-
李鸿章与张之洞的比较
李鸿章与张之洞的比较 导言: 谈起晚清的历史,尤其是晚清的洋务运动,李鸿章和张之洞是两个绝对绕不开的人物.近代中国著名的洋务企业和兵工厂以及许多第一,都是在这两位手上诞生的.两人同为晚清重臣,但是两个 ...
-
张之洞《劝学篇》全文
序 昔楚庄王之霸也,以民生在勤箴其民,以日讨军实儆其军,以祸至无日训其国人.夫楚当春秋鲁文宣之际,土方辟,兵方强,国势方张,齐晋秦宋无敢抗颜行,谁能祸楚者!何为而急迫震惧,如是之皇皇耶?君子曰:不知其 ...
-
张之洞《劝学篇》
<劝学篇>为中国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于1898年发表的一部宣传优先传授中国传统经史之学教育思想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劝学篇张之洞原文翻译,欢迎参考~ 张之洞< ...
-
荀子、曾国藩、张之洞《劝学篇》比较
原创 拙诚学堂 2017-03-09 20:41 荀子.曾国藩.张之洞的劝学 07:24 来自拙诚学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大家读书时,应该没少背过 ...
-
张之洞:劝学篇
序 昔楚庄王之霸也,以民生在勤箴其民,以日讨军实儆其军,以祸至无日训其国人.夫楚当春秋鲁文.宣之际,土方辟,兵方强,国势方张,齐.晋.秦.宋无敢抗颜行,谁能祸楚者,何为而急迫震惧如是之皇皇耶?君子曰: ...
-
陆胤|张之洞与近代国族“时空共同体”——从《劝学篇》到癸卯学制
[内容提要]本稿以<劝学篇>和癸卯学制为中心,考察清季张之洞系统凭借文教塑造国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戊戌维新前夜,在趋新分子"世界主义"论述的刺激下,<劝学篇> ...
-
陆胤专辑之五:张之洞与近代国族“时空共同体” ——从《劝学篇》到癸卯学制
张之洞与近代国族"时空共同体" --从<劝学篇>到癸卯学制 陆胤 (原载<开放时代>2017年第5期) [内容提要]本稿以<劝学篇>和癸卯学制为 ...
-
张之洞劝学篇全文
序 昔楚庄王之霸也,以民生在勤箴其民,以日讨军实儆其军,以祸至无日训其国人.夫楚当春秋鲁文宣之际,土方辟,兵方强,国势方张,齐晋秦宋无敢抗颜行,谁能祸楚者!何为而急迫震惧,如是之皇皇耶?君子曰:不知其 ...
-
国学经典《荀子》全文·注释·译文(劝学篇):学不可以已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
钟天纬为何能出入张之洞、李鸿章、盛宣怀之幕府?
钟天纬 晚清思想家.教育家.洋务人士钟天纬,1840年出生于松江府华亭县,1900年病逝.他自幼失学,33岁始入上海广方言馆.1880年春,由李凤苞招募赴德,有机会考察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政治.经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