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得汗不止于药
相关推荐
-
外风内寒——会吐阳的吸阳怪
说完外风内热证,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外风内寒的情况. 我们说过,内寒病人,体内是水寒土湿,肾阳不旺,脾阳不振,平时如果省着点儿用,那靠着下焦升腾上来的这点儿稀疏的阳气勉勉强强能支撑着过下去.现在风邪杀来了 ...
-
不出汗,寒包火,刘易
如果你不管怎么运动,就是不出汗,有可能是阳气郁闭了,中医称之为「阳郁」.夏天很容易阳郁,这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暑热天气,机体遭受的火热之邪本来可以通过正常汗出宣散,可是长期呆在空调房,毛孔收住.腠 ...
-
仲师“对照条文”举隅(六)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 二两 细辛 二两 附子 一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 ...
-
【古今医案按】恶寒
[古今医案按]恶寒 (清·俞震) 丹溪治一壮年,恶寒,多服附子,病甚,脉弦而似缓.以红茶入姜汁.香油些少,吐痰一升,减绵衣大半.又与防风通圣散,去麻黄.硝.黄,加地黄,百帖而安.知其燥热已多,血伤亦深 ...
-
『名医经验』微汗解表治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有20%左右的人在一生中患过荨麻疹.其损害皮肤表层,表现为红色葡行边缘.中央苍白的团块皮疹,有时可融合成巨大风团.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风疹块损害,瘙痒剧烈. ...
-
『名医经验』有汗可用小青龙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冯某,女,42岁.2012年12月8日初诊. 咳嗽3月余,渐进性加重.咳嗽呈阵发性.连续性,咽痒则咳,有少许白痰,咳则气紧,有汗,近日咳嗽夜甚,影响睡眠,平素易汗出, ...
-
『名医经验』将汗之痒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田某,女,28岁.5年前发烧治疗后起少量皮损,2007年4月开始经北京中医医院治疗,基本处方如下: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10克,生地10 ...
-
『名医经验』急汗热服 缓汗温服
王好古在<此事难知卷上·太阳六传>中讲到九味羌活汤的服法时说:"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也."这充分体现了易水学派临证风格的细腻,不仅强调方药的应用 ...
-
『名医经验』出汗的地方会起疹吗
有很多医生和患者认为:出汗的皮肤是不会起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某女患者夏季起疹最为严重,腋窝处汗多,而腋窝处银屑病皮损也很多:某男患者素不易出汗,经过锻炼.多穿.适当饮食羊肉汤后开始出汗,却在最先出汗 ...
-
『名医经验』“微汗”的通俗理解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要达到正常的出汗,需要按照<伤寒论>中的"遍身蛰蛰微似有汗一时许"为目标求之.简言之,有治疗价值的出汗应该 ...
-
『名医经验』红汗、白汗与正汗
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其<伤寒论类方>中有言"血由肺之清道而出,与汗从皮毛而泄同"."汗从皮毛而泄"在人体本能来讲,就是出汗,治疗上叫做汗法." ...
-
『名医经验』李世增教授应用对药治疗疑难杂症经验
李世增教授是北京市第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师从事中医40余年,熟读经典,博采各家之长,尤其对脾胃病.慢性前列腺疾病.慢性肾病等的治疗有独到 ...
-
『名医经验』甘遂半夏汤 “反药”治久泻
赵某,女,42岁,2013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稀薄,时作时止6年余. 患者起病于2007年夏季,可能因饮食不节,恣食冷饮,吃饱受凉,引起脘腹满闷,小腹坠胀,自认为宿食内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