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堂】肉豆蔻【转载】

【中药学堂】肉豆蔻

肉豆蔻

来源

本品为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

别名

肉果、玉果、顶头肉

产地

原产马鲁古群岛,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已引种试种。

采收加工

肉豆蔻为热带著名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冬、春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炮制

煨肉豆蔻(煨肉果):

洗净,取白面加水揉和包裹。另取蛤粉或滑石粉置锅内加热,将包好的肉豆蔻倒入,拌炒至外面的面呈焦黄色取出,除去面皮,乘热切片。一法将原药用清水略淘捞起,放在箩内润12小时后,用麸皮置锅内加热炒至老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乘热切片。

蒸制:

取净肉豆蔻浸泡1小时,捞出置笼内,一层麸皮,一层肉豆蔻,层层相间,蒸约2小时,油即润进麸皮内,去净麸皮及时切厚片,干燥,或捣碎用。

炒制:

将小麦面粉倒入锅内,用文火炒热,将肉豆蔻倒入,炒成微黄色时,出锅,筛去面粉,摊开,晾凉,配方时捣碎。每肉豆蔻100kg,用小麦面粉50kg。

土制:

取细黄土,置锅内加热到发泡,倒入肉豆蔻,不断翻动,煨至肉豆蔻热透,油质渗出(防止炒黑),取出,筛净黄土,用时捣碎。

制霜:

取肉豆蔻,研碎如泥。用多层草纸包裹,压榨去油,反复压榨至去尽油为度。

性状鉴别

种仁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3.5cm,宽1.5-2.5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有网状沟纹,常被有白色石灰粉;宽端有浅色圆形隆起(种脐的部位)。

狭端有暗色下陷处(合点的部位),两端间有明显的纵沟(种脊的部位)。质坚硬,难破碎,碎断面可见棕黄或暗棕色外胚乳向内伸入,与类白色的内胚乳交错,形成大理石样纹理。

纵切时可见宽端有小形腔隙,内藏小型干缩的胚,子叶卷曲。气强烈芳香,味 辛辣、微苦。

以个大、体重、坚实、破开后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归经

辛;苦;温。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温中涩肠;行气消食。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

镇静催眠作用

本品挥发油中所含的甲基异丁香酚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兔耳iv50mg/kg后,可见睡眠时翻正反射、痛觉反射和听觉反射均消失,睡眠时间平均20分钟8s,有加强戊巴比妥的安眠作用。

抗菌作用

甲基异丁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MIC分别为0.4mg/ml和0.6mg/ml。马拉巴酮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坚忍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前两者的MIC为1ug/ml,后者为2ug/ml,马拉巴酮C对枯草杆菌的MIC为2ug/ml。

麻醉作用

本品挥发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和榄香脂素对小鼠、兔、猫和狗,iv给药后有麻醉作用。

其它作用

(1)对胃肠道刺激作用:本品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且具有祛风作用。少量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刺激胃肠蠕动,大剂量则抑制。

(2)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另有降低大白鼠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

(0)

相关推荐

  • 治疗抑郁症,这些中药可以试一试,值得参考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类疾病,中医又称"百合病.脏燥.梅核气"等,以下为药理学证实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药,这些中药有多组分.多靶点.作用温和.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现介绍给大家临证参考. ...

  • 【中药学堂】玄参【转载】

    [中药学堂]玄参 玄参 之前我们学习了玄参的基本介绍及小故事,今天我们用图文形式学习玄参的基本性状及重要作用. 简介 为玄参科玄参属下面的一个种,学名为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

  • 【中药学堂】炙黄芪【转载】

    [中药学堂]炙黄芪 炙黄芪 黄芪 黄芪是一个很好的补虚药,但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疾病!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黄芪适用的四种病症与对应药膳及销售话术. 1.心悸.失眠.贫血症 黄芪主要 ...

  • 【中药学堂】秦艽【转载】

    [中药学堂]秦艽 秦艽(QínJiāo)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 麻花秦艽 .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 ...

  • 【中药学堂】珍珠【转载】

    [中药学堂]珍珠 珍珠 来源 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 Pteria martensii(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 Cristar ...

  • 【中药学堂】人参【转载】

    [中药学堂]人参 人参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 相关名 山参.高丽参.园参.移山参.红参.边条参.糖参.白参.生晒参.白干参.掐皮参.大力参.直别参.生晒参.人葠.棒棰.朝鲜参.朝 ...

  • 【中药学堂】灵芝【转载】

    [中药学堂]灵芝 灵芝 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相关名 赤芝.红芝.丹芝.瑞草.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 产地 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广 ...

  • 【中药学堂】山楂【转载】

    [中药学堂]山楂 山楂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别名 山里果.山里红.酸里红.山里红果.酸枣.红果.红果子.山林果. 产地 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山东.辽宁.河南等地,盛产 ...

  • 【中药学堂】番泻叶【转载】

    [中药学堂]番泻叶 番泻叶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相关名 泻叶.番泻叶.洋泻叶.辛那叶.辛拿叶.旃那叶.辛掰叶.泡竹叶.弟兄叶.地熏叶.通幽.通幽草 产地 狭叶番泻主产于 ...

  • 【中药学堂】大黄【转载】

    [中药学堂]大黄 大黄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相关名 大黄.生军.生大黄.熟大黄.川大黄.川军.酒军.箱黄.箱军.箱大黄.西吉.西庄.西庄黄.庄黄.中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