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专栏 | 刘声进:秋风做伴好还乡
相关推荐
-
梦里村庄
梦里村庄 文/张佐香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只风筝,不管飞得多高多远,总有一根永远挣不脱的线系在出发地,每个人都与诞生他的村庄之间存在某种天赋的奇妙的感应. 这些年,我途经许许多多的城市与村庄,欣赏过无数如 ...
-
【周末散文】打工的母亲(15年前的旧文字)
下班回来,正忙着做午饭,电话响了.是父亲.隔着五百里地距离,父亲在老家的公用电话亭里,劈头问我:"你妈给你打电话没有?"听得我一头雾水.父亲和母亲不都在老家乡下吗,怎么会母亲给我打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今年过节我回家/龙书春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中秋到了,月亮圆了,桂花开了. 夕阳下,秋叶飘,飘落在枯草中. 秋夜凉,秋风吹,花香吹进车间里. 车间里,灯光下,是忙碌加班赶货的工人.他们争分夺秒又兢兢业业,疲惫的身 ...
-
秋天里的母亲
作者:李友均 曾经,我以一颗饱满的热情,认识了玉米,洋芋,红薯和稻谷.每一粒饱满的种子在母亲汗水的浸泡下,尽显虔诚.当我重返这个季节,从一片白云漂泊的眼神里,流露出的重量和疼痛,湿润我眼角滴滴的思念! ...
-
父亲的墓地,在他自己的果园里
文:我是一片云 图:来自网络 时间过得真快,父亲已经离去三年了.其实,有很多次,我想写下对父亲的思念,但每次提笔却又茫然.此刻,我独在异乡,高悬于天际的月光像一泓水银一样,泄满大地,悄悄地爬上我流浪的 ...
-
霜降 · 家乡的柿子红了『二十四节气』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913期 ] "咱家门前的柿子红了--又该给你晒柿饼喽!"周五,父母早早吃完晚饭,一如既往地期待着我在手机里出现.电话那头母亲的关心越来越"唠 ...
-
村庄物语 | 村庄的修辞:炊烟飘散,注定飘成了整个村庄的钟摆
全文约2100字,阅读约需15分钟. 菜园 我家的菜园,原来在东沟边上.从家到园子,直线距离有300米左右.这么远,不仅因为那里离水近,便于浇灌,还有离庄子远一些,免得家家户户的鸡鸭"糟蹋& ...
-
赣鄱专栏 | 刘继录:春风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刘继录 / 图:堆糖 春风,"沙沙.沙沙"地飘遍人间,飘遍大江南北,长城 ...
-
赣鄱专栏 | 刘三明:体检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刘三明 / 图:堆糖 // 体检 我去做一种体检 检查胃里残留的一粒农药 和一粒超现 ...
-
赣鄱专栏 | 刘三明:生生息息草木长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刘三明 / 图:堆糖 杂草,高过头顶.土圩堤,因之变绿.我的头脑浮现一台汽油割草机.用力一拉 ...
-
赣鄱专栏 | 成兰茵:迷茫
文:成兰茵 图:堆糖 平时写东西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一篇文章,哪怕很短很短的文章我都会拟一个标题,再不济,也会写个"随笔"两个字.心有不甘.当代青年.年轻人的困惑,在写这篇文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猪之往事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如家字,上面宝盖头,下面豕字,古汉语中豕字就 ...
-
赣鄱专栏 | 心灵的舞者:舌尖上的春天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心灵的舞者 / 图:堆糖 一到春季,江南的雨总是绵长的.连日来,雨仿佛是个碎嘴的怨妇 ...
-
赣鄱专栏 | 欧阳斌:我的第一封情书(小说)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欧阳斌 / 图:堆糖 01 我的第一封情书写得长,写了十二张材料纸,折起来把信封塞得 ...
-
赣鄱专栏 | 何晓霞:和尼师傅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心灵的舞者 / 图:堆糖 等到哥哥和堂哥把和尼师傅的缝纫机担回家,我的心才定下来.晚 ...
-
赣鄱专栏 | 尾子:与一杯茶相遇的美好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 / 图:尾子 1 鄱阳十七里弄,雨中的饶州古镇,曲径通幽,清静优美,我撑着一把雨伞,踏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