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河乡文化散文之十八:出生余营村的余大烟袋
相关推荐
-
岁月如歌:自制烟卷儿
自制烟卷儿 过去,由于家庭贫穷,虽然一盒烟卷的价钱不是很贵,但人们也很少买烟卷抽,光那油.盐.酱.醋等日常用品的花销就够紧张的了,哪里还有闲钱买烟抽.人们只有在遇到比较重大的事情时才买上两盒烟用来伺候 ...
-
西北作家 || 兰宏伟:三舅的烟袋
三舅的烟袋 文/兰宏伟 三舅是大妈的兄弟,是甘肃人,出于礼貌,我也就随着叫他三舅了.他是每年夹在浩浩荡荡的麦客大军中来的.在我的记忆中,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三舅很辛苦,他要和所有的麦客一样,去忍受奔 ...
-
【乡土文学】王玉哲||古道西风
The Lantern Festival 古道西风 文/王玉哲 一.流落异乡.巧计退敌 出京西,过古北口,便入承德境内.说起承德,解放前称热河,地处北京.内蒙.东北之间,中国的咽喉要地.燕山北麓,彼邻 ...
-
爷爷·烟
跪在爷爷坟前,眼泪挂满了双颊,爷爷,孙儿回来了. 燃上三根烟,插在冰凉潮湿的土地上,从父亲手中接过一沓沓冥币点燃,看火光燃亮这阴冷的天.我把买来的一包包香烟撕开,撒进火焰里,烟雾缭绕,朦胧了这座新坟, ...
-
相军原创散文丨父亲的烟锅
父亲的烟锅 文/相军 父亲嗜烟,全村闻名.无论走到哪里,父亲腰间总别着那杆长长的烟管. 记得那年秋天,我外出时偷吃了生产队的一个玉米穗,被人发现,告知父亲."这么小就敢偷公家的玉米,长大后还 ...
-
乡土散文丨父亲的烟斗
文/江浙一兵 图/来自网络(侵删) 我最喜欢听的歌曲是<父亲>,一首是崔京浩的,"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另一首是刘和刚的,"我的老父亲,我最 ...
-
姜广富:蜕变(一)|小说
董守弘:迎接|故事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民国年间,肥城县有个孙伯镇,境内有座琵琶山,山上树木茂密,苍翠欲滴,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山泉汩汩,流向山下,青山绿绿,鸟语花香. 琵琶山上有伙占 ...
-
乔加林 | 烟袋
作者简介 乔加林,男,70后,出生于江苏泗洪:1989年3月入伍,2001年部队转业回到泗洪:系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泗洪县作家协会理事:供职江苏省泗洪县交通运输局.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 ...
-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二十:盆窑村:清代烧制陶盆的窑厂所在地 滔河流入河南的第一村 政治身份难明的地方富绅曹子怡
盆窑村的村名来历,不是依据村里姓氏或地貌命名,而是因为清代时村西有烧制陶盆的窑厂,所以取名盆窑.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二十 盆窑村:清代烧制陶盆的窑厂所在地 滔河流入河南的第一村 政治身份难明的地方富 ...
-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十七:余营村:厚重文化孕育人才辈出
余营村文化底蕴厚重,人才辈出.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一大批农家子弟,刻苦求学,上下求索,考入大中专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从而跳出农门,走出淅川,走出省城,甚至走出国门,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十 ...
-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二十七:朱山村:驻留台湾水利专家朱华舫的故里
朱山村,原村名朱凤山,又叫朱家山.位于上仓公路59千米处,滔河乡政府驻地东南约7千米,因传说有风凰落于此地,又因山形貌似风凰而得名.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二十七 朱山村:驻留台湾水利专家朱华舫的故里 文/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二:双庙村:为党呕心沥血的地下党员王学夫
1947年12月18日,王学夫从湖北准备回双庙老家,发动当地群众,迎接淅川解放,途径滔河街时,不幸被滔河民团团长戚雨三发现,戚雨三连夜把他押解到县城所在的民团司令部.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二 双庙村:为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六:刘伙村:一生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阎仲彝
阎仲彝,男(1895-1973),汉族,淅川县滔河乡刘伙村阎河小组人.自幼深受其父影响,阎仲彝勤奋好学,刻苦攻读,于1912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堂德文班,是年秋全家随父移居开封定居. 滔河文化散文 ...
-
【淅川史话】之十八:淅川滔河乡盆窑遗址发现商周文字和数字
淅川县盆窑遗址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3°1′15",东经111°15′20",高程165-166米.东北距淅川县城52公里,东南离滔河乡1.5公里,行政隶属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门伙村一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 河南省首枚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地 首次大量发现石家河文化墓葬
滔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各类文物遗迹众多,有河南省第一枚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地,还有黄楝树遗址.盆窑遗址,更有让国人关注的下寨遗址.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 河南省首枚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地 首次大量发现石家河文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二(人物篇05): 生于下寨的“夜行将军”、“铁飞毛腿”金应敏
金应敏,男,原名金堤,1910年出生于滔河乡下寨村一个富户人家.1938年春,开封中文专科学校毕业.在开封上学期间受到了革命影响,思想进步,为人正直,被誉为"夜行将军"."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四 清泉村:清澈无比老龙泉
老龙泉位于清泉鱼鳞山脚下,因泉水特别清,故居住在泉东的村庄叫清泉村.旧中国如遇干旱,百姓会在此祈雨,非常应验,且泉内常有龙吟之声,故世代谓之为老龙泉.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四 清泉村:清澈无比老龙泉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