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二(人物篇05): 生于下寨的“夜行将军”、“铁飞毛腿”金应敏
相关推荐
-
2010年,一老人对台湾运来的骨灰盒泣不成声:妈妈,终于等到你了
下面这张照片许多人可能并不陌生,这正是1950年6月10日,败退台湾的国民党集团处决吴石等中共地下党员的场景. 吴石.朱枫临刑前照片 当时,被国民党逮捕时吴石的身份是国民党集团国防部参谋次长,军衔为中 ...
-
女特工牺牲前仅用7颗鱼肝油,传出撤退信号,32年后家人才知真相
她1948年就潜伏在台省,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牺牲.因为一场意外被国民党抓获,经受牢狱之苦278天,没有透露出一点机密信息.在监狱中她还挽回多位位同志的性命. 不幸的是,1950年,国民党打算将其处决, ...
-
有个地方,用烈士的名字命名
作者:董文浩 山西省,有两个地名是以烈士命名的.一个是左权县,是为了纪念抗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另一个是乡宁县的光华村,是为了纪念抗战中牺牲的乡宁二区区委书记董光华. 我的家乡万荣县前小淮村, ...
-
10月3日,开封,2011年—2016年的点滴影像
2011年10月3日 开封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路上聚集起一群人,忘记是在东京大道上还是黄河大街上拍摄的了,在人群后面的大广告牌上有两个字"鼎立". 傍晚的电视塔.一到晚上,电视塔 ...
-
开封---清明上河园
每日迎来摩肩接踵客流的开封清明上河园,在招徕四方游客.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兴趣关注点等设计理念上确有独到之处.八年后再游,节录几段我的<逛一回清明上河园>旧文字: 八百多年前张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二:双庙村:为党呕心沥血的地下党员王学夫
1947年12月18日,王学夫从湖北准备回双庙老家,发动当地群众,迎接淅川解放,途径滔河街时,不幸被滔河民团团长戚雨三发现,戚雨三连夜把他押解到县城所在的民团司令部.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二 双庙村:为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九:二迁三地滔河街
经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搬迁,滔河乡的街道更宽了,街灯更亮了,旧土木屋变成拔地而起的楼房,过去的小商店也已演变成几个大超市,人民更幸福了,心情更舒畅了.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九: 二迁三地滔河街 文/朱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 河南省首枚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地 首次大量发现石家河文化墓葬
滔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各类文物遗迹众多,有河南省第一枚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地,还有黄楝树遗址.盆窑遗址,更有让国人关注的下寨遗址.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 河南省首枚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地 首次大量发现石家河文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四 清泉村:清澈无比老龙泉
老龙泉位于清泉鱼鳞山脚下,因泉水特别清,故居住在泉东的村庄叫清泉村.旧中国如遇干旱,百姓会在此祈雨,非常应验,且泉内常有龙吟之声,故世代谓之为老龙泉.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四 清泉村:清澈无比老龙泉 文/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五: 石庙湾:一生勤奋为党工作的章凤梧
章凤梧,男,汉族,又名章书画.章墨缘(1913-1969.9),滔河乡石庙湾人.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五: 石庙湾:一生勤奋为党工作的章凤梧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六 周营:五泉叮咚奏乐章
正是因为这么多泉环绕周营村而过,这里到处泉水叮咚,悦耳动听.周边村庄的很多溪流在遭到生态破坏后成干沟河,或水流量减少,但周营河却始终保持历史正常流量,因为她是一条纯泉水流出的河.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六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崇尚教育人才辈出的姬家堰村
姬家堰村有着丰厚的文化沉淀,村民尤其重视教育,一大批农家子弟不懈努力,刻苦求学,先后考入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跳出龙门,走出淅川,走出南阳,走出河南,甚至走出国门,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四:陈家凹村:最缺水的省际分界村
陈家凹村位于淅川县城西南50千米,距滔河乡政府西南4千米,是一个最缺水的省际分界村.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四 陈家凹村:最缺水的省际分界村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五:1975年滔河特大洪水灾情纪实
1975年8月5日至8日,滔河全境普降特大暴雨,降雨量在300-400毫米,洪峰流量达3400m3%秒,丹江发生历史上罕见特大洪水.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五 1975年滔河特大洪水灾情纪实 文/朱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