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九:二迁三地滔河街
相关推荐
-
走进游埠镇伍家圩村:一条保存较完整的古街
走进游埠镇伍家圩村:一条保存较完整的古街 我是兰溪西乡的黄店镇刘家村人,知道伍家圩.中洲村这个地方也是要到20多岁左右的时候了. 我自小在村子里长大,就是读初中.高中时在厚仁呆过一段时间,18岁就开始 ...
-
巴蜀之地 | 李力:水磨行
[巴蜀之地] 专栏总编:刘元兵 专栏主编:夏祥林 梦梅若兮 杨霞 图:李力 图文:李力 版式设计:湛蓝 一日,因事到水磨乡.水磨乡位于川陕交界处,米苍山脉南侧的崇山峻林中,平均海拔一千二百公尺 ...
-
滔河乡或可以改为白亭镇
. 2018年春天,淅川县滔河乡行政机关及镇直单位从原滔河街搬到位于位于清泉.严湾.白亭三村交界的新集镇,这标志着滔河乡新集镇正式启用.其实,这个新集镇的土地占用主要以清泉村为主,与白亭村只是擦个 ...
-
【淅川史话】之八:滔河白亭街原来就是楚国的白羽城
白羽城又称为析邑,而析邑是淅川县名字的雏形. <淅川直隶厅志>记载:"析县在今白亭.张陂二保,春秋楚许於析地即此,古楚邑地,又名白羽."白羽城在今淅川县滔河乡白亭村,与 ...
-
中国水---来自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报告 (下)
编者按:本文创作于2009年,当时,我抽调在移民指挥部,主要创作<世纪大移民>电视专题片,这个报告文学是一个副产品,当时刊发在2010年4月30日<楚风汉韵>,现在刊发出来,主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二(人物篇05): 生于下寨的“夜行将军”、“铁飞毛腿”金应敏
金应敏,男,原名金堤,1910年出生于滔河乡下寨村一个富户人家.1938年春,开封中文专科学校毕业.在开封上学期间受到了革命影响,思想进步,为人正直,被誉为"夜行将军"."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二:双庙村:为党呕心沥血的地下党员王学夫
1947年12月18日,王学夫从湖北准备回双庙老家,发动当地群众,迎接淅川解放,途径滔河街时,不幸被滔河民团团长戚雨三发现,戚雨三连夜把他押解到县城所在的民团司令部.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二 双庙村:为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 河南省首枚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地 首次大量发现石家河文化墓葬
滔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各类文物遗迹众多,有河南省第一枚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地,还有黄楝树遗址.盆窑遗址,更有让国人关注的下寨遗址.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 河南省首枚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地 首次大量发现石家河文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四 清泉村:清澈无比老龙泉
老龙泉位于清泉鱼鳞山脚下,因泉水特别清,故居住在泉东的村庄叫清泉村.旧中国如遇干旱,百姓会在此祈雨,非常应验,且泉内常有龙吟之声,故世代谓之为老龙泉.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四 清泉村:清澈无比老龙泉 文/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五: 石庙湾:一生勤奋为党工作的章凤梧
章凤梧,男,汉族,又名章书画.章墨缘(1913-1969.9),滔河乡石庙湾人.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五: 石庙湾:一生勤奋为党工作的章凤梧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六 周营:五泉叮咚奏乐章
正是因为这么多泉环绕周营村而过,这里到处泉水叮咚,悦耳动听.周边村庄的很多溪流在遭到生态破坏后成干沟河,或水流量减少,但周营河却始终保持历史正常流量,因为她是一条纯泉水流出的河.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六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崇尚教育人才辈出的姬家堰村
姬家堰村有着丰厚的文化沉淀,村民尤其重视教育,一大批农家子弟不懈努力,刻苦求学,先后考入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跳出龙门,走出淅川,走出南阳,走出河南,甚至走出国门,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四:陈家凹村:最缺水的省际分界村
陈家凹村位于淅川县城西南50千米,距滔河乡政府西南4千米,是一个最缺水的省际分界村.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四 陈家凹村:最缺水的省际分界村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五:1975年滔河特大洪水灾情纪实
1975年8月5日至8日,滔河全境普降特大暴雨,降雨量在300-400毫米,洪峰流量达3400m3%秒,丹江发生历史上罕见特大洪水.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五 1975年滔河特大洪水灾情纪实 文/朱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