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新型典故的诞生|南帆

(0)

相关推荐

  • 谢伦灿:不能过于以“本我意识”去解读“异他文化”

    20世纪60年代, 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 提出"作者之死", 开启了消解作者及文本权威的时代.至此读者对文本的开放性阐释受到学界关注, 文本意义的" ...

  • 浅析网络文学

    浅析网络文学 无论人们对于"网络文学"还会产生多少争议,这个概念终于站稳了脚跟.现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否认网络文学的存在.尽管"网络文学"的完善定义有待于理论的进一 ...

  • 赵宪章║文学成像的起源与可能

    提要:文学成像的前提是图像的生成.图像源于"一画",意谓自我意识萌生之后人与自然的吻别和认同:天人揖别和天人际会之二律背反是其内在张力,从而结构了图像表意的动因和势能.其次,&qu ...

  • “梗”:网络空间新型典故的诞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9-09 03:50   作者:南帆(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社科院研究员) 什么是"梗"?这是一个什么 ...

  • 王旭|五四的新图景与社会的再发现——评杨念群《五四的另一面: 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

    摘 要:百年五四运动史的研究路径与话语变迁,基本是在中国革命史的既定框架内不断展开与扩充的.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术界将五四运动定义为思想-文化革命基本已成为共识,由此有一系列面相不同的研究成果涌现 ...

  • 书法琐谈|南帆

    书法琐谈  南帆 没什么事松一口气,忽儿想写两张毛笔字.砚台里添一些墨汁,铺开纸张,挑一管称手的毛笔,凝神片刻,遽然落笔.这时多半是日暮时分,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为什么清晨很少从事书法功课?黎明即起 ...

  • 南帆《巨大的文体空间》阅读练习及答案

    (16分) 巨大的文体空间 南帆 ①我始终觉得,散文不存在一套严密的文体规则."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

  • 台风记|南帆

    气象台发布的强台风警报搅乱了平静的日子.整个城市都在谈论台风的消息. 按照那个著名的猜想,这一场强台风可能源于某一只蝴蝶的翅膀煽动.这只蝴蝶曾经在太平洋的一个岛屿上无忧无虑地翩然翻飞. 现在,这个城市 ...

  • #中华好诗词# “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

    #中华好诗词# "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高踪一超越,千里在须臾."车马舟船,古人交通工具虽然单一,却句句饱含诗意.[飞机]#成语天下#

  • 许多人将书法比拟为一个人的脸面。我想,比拟为一个人的表情是不是更好一些? | 南帆

    苏轼<寒食帖> 没什么事松一口气,忽儿想写两张毛笔字.砚台里添一些墨汁,铺开纸张,挑一管称手的毛笔,凝神片刻,遽然落笔.这时多半是日暮时分,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为什么清晨很少从事书法功课 ...

  • 南帆:文学形式的构成与多边关系 | 西东合集

    一 对于文学说来,形式始终是一个谜一般的概念.M.H.艾布拉姆斯为<欧美文学术语词典>撰写"形式与结构"词条时如此陈述:"狭义的形式指代文学类型或体裁,如:' ...

  • 南帆:面容意识形态 | 西东合集

    一 人的面容让我深为迷恋.这个方寸之域是人类躯体之中最为奥妙的部位.面容不仅强烈地诱惑着画家.雕塑家.美容专家或者面相学家:在远为广泛的意义上,面容隐含了诸多重要的文化命题.我无法查究面容的概念形成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