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皇太极,李自成对崇祯帝的主要威胁是什么?
相关推荐
-
李自成打明朝,上演“不死的小强”,却为何扛不住满清一波爆锤?
对于明朝来说,李自成那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斩不尽又杀不绝.今天这里扑灭了,明天那边又如火如荼,十几年来没完没了,最终三百年大明江山还真被李自成给终结了. 在推翻明朝这件 ...
-
文天祥四百年后转世,仍然无能抵抗鞑虏,却累八十万军民殉葬
"人生自谁无死,留到丹心照汗青",这是宋末最著名的忠臣文天祥流传千古的一句诗.南宋末期,执行错误的联蒙灭金战略,殊不知唇亡齿寒,金被宋.蒙联合剿杀,但宋朝随之便成为蒙古人下一个目标 ...
-
帝国的毁灭——清(上)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享国运296年. 女真的兴起 女真族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就曾建立的金国,金国灭亡后,分布于东北一带.明朝初年,女真逐渐分化为 ...
-
李自成为何称帝仅42天就灭亡了?看他在北京都干了什么,荒唐透顶
明朝后的下一个大一统王朝是清朝,一般人们的印象中,也是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地位.但实际上来说,明朝实亡于内乱,因为崇祯殉国的时候清军还没进关宁防线.而亡了明朝的这伙起义军便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可惜大顺大顺却 ...
-
明末乱世,最终得天下的为何是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满清?
明末乱世,群雄逐鹿,满清政权由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父子两代枭雄,经过在关外近三十年经营,已打造出了强有力的国家机器,组建了军民合一.动员力极强的八旗军集团. 作为崛起的新兴势力,满清能做到拉拢人才,举贤 ...
-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真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这些细节引人深思
说到明朝末年,清太宗为迅速瓦解明朝战斗力,不断纳降,劝降,并厚待降将. 本文就来为大家讲述众多降将中之一的平西王:吴三桂. 吴三桂原为明朝守将,先随袁崇焕驻守边境,自崇祯帝下令将袁崇焕处以极刑之后,他 ...
-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真的只是为了陈圆圆吗?还是另有隐情?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在其所著<圆圆曲>中的两句诗,让后人对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的处境和动机多少有些同情和惋惜.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吴 ...
-
明军惨败,关外几乎全失情况下,皇太极求和,崇祯帝为何不同意?
明军惨败,关外几乎全失情况下,皇太极求和,崇祯帝为何不同意? 在风雨飘摇的明末,崇祯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国内有李自成的农民军,辽东有实力强劲的八旗铁骑.公元1642年,松锦大战结束,明军惨败,洪承畴. ...
-
李自成横扫北方时,明朝的局势岌岌可危,崇祯帝为何不迁都南京?
文/格瓦拉同志 了解晚明历史的人大多都有一个困惑,即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横扫北方.明朝局势岌岌可危之际,困守北京的崇祯帝理应迁都南京,唯此才有脱离险境.徐图再举的可能.然而,直到北京被攻陷,崇祯帝也没有实 ...
-
崇祯帝的三个儿子都被李自成抓获,他们的结局如何?
据<明史·诸王传>记载,崇祯皇帝共有七个儿子.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陷北京之时,皇太子朱慈烺十六岁,皇三子定王朱慈炯十四岁,皇四子朱慈炤只有十岁.除了这三个儿子外 ...
-
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自杀,作为皇帝的亲卫部队,锦衣卫去哪了
文史经典碎读 每天10分钟,读透文史,看懂经典! 公众号 作者:九鱼亭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1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分钟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京城一片混乱,守城明 ...
-
崇祯帝除掉魏忠贤,却导致明朝覆灭,魏忠贤究竟是奸臣还是能臣?
引言: 崇祯皇帝登基以后,外有强敌纷纷入侵,内有国库空虚流民无数,大明王朝的内政是相当混乱的.待到崇祯执政后期,明朝溃败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即便有明君出世亦不能力挽狂澜. 而且,对于此时的崇祯帝来说,& ...
-
狠人孙传庭:揍高迎祥,打李自成,崇祯不加善用终致大明灭亡
"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存亡之际,所系岂不重哉!" -<明史·孙传庭传> 明末将领孙传庭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中,提到了一句很有趣的史料: xx ...
-
朱棣死前给大明留下一后路,能保大明不灭,可惜被崇祯帝给忘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朝代,没什么文化的朱元璋建立的,但是国力还是发给非常强盛的,毕竟他是很多手段的,就是继承皇位的没有选好,竟然跳过了儿子,选了孙子. 本来是没什么的,可是朱允炆竟然削藩,导致激 ...
-
崇祯帝自杀时身边为何只剩一个太监?
1644年3月11日到16日,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大顺军主力不战而下宣府(今河北宣化).居庸关.昌平,17日包围北京,18日攻占外城,19日攻破内城. 崇祯皇帝让太监敲响紧急状态下召集官兵勤王 ...
-
崇祯帝自尽后太子去哪了?像建文帝消失成谜,清朝:我们不背祸!
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率军打到北京城下,此时明朝内部已经乱成一团,大臣们各自保命,而崇祯又不甘心向李自成投降,更不想封李自成为王.据史料记载,崇祯皇帝抱着为大明王朝殉国的念头,对后事进行了安排.16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