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新书

(0)

相关推荐

  • 『常用方剂』补益汤>气血双补>经后补气血宜服八珍汤(妇幼保健)

    妇女在月经期后,出现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或麻痹.神疲懒言,甚至心悸怔忡,这是气血偏虚的一种表现.青少年时期气血充盈,生机旺盛,月经过后恢复较快,无任何不适,一般不需调理.人到中年以后,因经.孕.产.乳, ...

  • 《张氏医通》消瘅门

    文蛤散(玉函) 治渴欲饮水不止. 川文蛤(即蛤蜊中一种.壳浓色苍而滑者.火 用) 上一味.杵为散.沸汤服方寸匙. 肾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五苓散(方祖)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下) 谓胃承气汤(小承气汤 ...

  • 风冷在肠胃,下血,手足冷而脉微小

    [处方]当归3两,芍药2两,附子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冷在肠胃,下血,手足冷而脉微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未效,加至50丸. ...

  • 【八风九州汤】 当风解衣,汗出卧冷湿地,半身不遂,手足苦冷,或不遂

    八风九州汤方源<外台>卷十四,主治男子.妇人寒冷不自爱护,当风解衣,汗出卧冷湿地,半身不遂,手足苦冷. [方源]<外台>卷十四引<古今录验>. [组成]麻黄四两(去 ...

  • 『中医古籍』慈幼新书

    作者:程云鹏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张序 张序 卷首 保产 卷一 禀赋 脏能 脉候 胎病 变蒸 卷二/杂症 咽喉 齿 舌 口 耳 目 鼻 囟 颐 脐 语迟 夜啼 龟胸 龟背 鹤节 ...

  • 读史:另眼看香山,捕捉香山慈幼院渐逝的影子之二(图)

    [熊希龄(1870年7月23日-1937年12月25日)考中举人后,曾画一株棉花,题曰:"此君一出天下暖",表明他救国救民之远大抱负.] 1920年到1949年间,香山专属一所学校 ...

  • 北京香山慈幼院职业部铁工场今夕

     香山慈幼院历史概况:民国六年九月,顺直省区(即现在的河北.北京地区)发生大水灾,淹没了一百零三县,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那时候熊希龄奉命督办水灾善后事宜,见到各地方的灾民,因为乏食的原故,有的甚至把儿 ...

  • 慈幼局: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孤儿院

    慈幼局: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孤儿院 元代初期,到过中国的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是这样记录南宋的慈幼制度的:"其国诸州小民之不能养其婴儿者,产后即弃,国王尽收养之.记录各儿出生时之十二生肖以及日曜 ...

  • 『中医古籍』慈幼便览

    作者:? 朝代:? 年份:? 小儿简要辨证 小儿简要辨证 节录夏禹铸望苗窍诀 节录夏禹铸望苗窍诀 验虎口法 验虎口法 初生 初生 调护 调护 脐风 脐风 乳子未半岁服药法 乳子未半岁服药法 惊风辟妄 ...

  • 鲍思高慈幼会鲜为人知的中国故事,牧者以生命和鲜血作我们的芳表

                 -- 这是一个专注研读教会历史的公众号 没有历史的教会,犹如空中楼阁, 不懂历史的信仰,近似墙头苇草. 鲍思高慈幼会鲜为人知的中国故事,牧者以生命和鲜血作我们的芳表 早在二十 ...

  • 绵阳名医马文红:慈幼心法撮要

    传统育儿说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摘要:学习绵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马文红的儿科应用经验. 马文红慈幼心法撮要 (一)用药轻灵,呵护稚体 人之初生,如幼芽破土,虽则生机蓬勃,气象欣欣,但诚如<小儿药 ...

  • 中国朝圣团的欧洲之行——露德圣母堂、鲁汶大学、里修小德兰朝圣地、圣鲍思高都灵慈幼院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中国朝圣团的欧洲之行--露德圣母堂.鲁汶大学.里修小德兰朝圣地.圣鲍思高都灵慈幼院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1933年中华公教圣年朝圣团到梵蒂冈参加祝圣主教大典,顺便到欧洲多个天主教会的圣地朝圣,他们到了法 ...

  • 『中医古籍』幼幼新书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作者:刘昉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50年 卷第一(求端探本)凡一门 求子方论 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