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参菩提】毕雪静丨印象周口(散文)
相关推荐
-
不应忘却的回声(散文) 作者 朱兴泽
不应忘却的回声(散文) 作者 朱兴泽 我相遇相识他,只是一个偶然的缘分.他笑容可掬,谈笑风生,一身对襟马褂,就像从古代里走出的人.他浑身的故事,我仿费听到一种久远的回声. 他已头发稀疏,退休之人,但 ...
-
周口人艾卫红带病扶贫:我们都生活在镇平这方土地上
昨天,玉石铺子新媒体在<决定毫不犹豫,源于父亲在我心底埋下爱的种子|镇平玉雕行业扶贫联盟在行动>一文里讲了镇平玉雕产业扶贫中"夫妻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quo ...
-
【潘鸣散文】怀想儿时的冬天
作者:潘 鸣 诵读:明 丽 审核:司长冬.槐里布衣 编辑:红柳 作家介绍: 潘鸣,多年从事宣传广电事业,爱好文学,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曾在国内知名文学网站.青年作家.大众文艺.四川日报 ...
-
【行参菩提】毕雪静丨那些花儿……(散文)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他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 ...
-
【行参菩提】毕雪静丨此生,和梅有约……(散文)
我是喜欢梅的,喜欢她素瓣掩香的蕊,喜欢她团玉娇羞的朵,喜欢她横斜清瘦的枝,喜欢她月影黄昏里的闲逸,喜欢她脱俗请绝令人仰视的风雅.那一剪寒梅,从诗经里走来,穿过魏晋玄风,穿过唐月宋水,走进民国的烟雨,很 ...
-
毕雪静丨一路向北
晚9点,车从学校出发,大家都很兴奋,叽叽喳喳说到半夜.虽然要去的是大西北,但大家东拉西扯没有统一的话题,因为去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得到了放松. 印象临潼 到临潼时已近中午,对临潼最深刻的印象是坑多 ...
-
毕雪静丨姐姐 弟弟
陈年旧事 姐只比我大一岁,我们从小个头就差不多,妈妈总给我们做一样的衣服,把我们打扮成双胞胎的样子,可我们根本就不一样,姐长的很好看,有一双洋娃娃一样的眼睛,最重要的是机灵.讨人喜欢.是村里的开心果, ...
-
毕雪静丨怀念一条狗
我家曾养过一条狗,我们叫它保财.保财来之前,我们家里一直很安静,如果不是为了生计,可能连猪也不会养.有一天,先生从猪场拉回30头猪仔,安全起见,又去狗市场买狗,先生一眼就看中了保财,没有讨价还价,18 ...
-
毕雪静丨高考来了
7月22号,经过10天的暑期休整后,高三小班开学了,儿子的高考战役也正式拉开序幕. 万事俱备,只欠高考.就在高三还没到来时,我早已磨刀霍霍了.我准备了三个笔记本,标上"高考来了"一 ...
-
【行参菩提】郑 俊丨明月多应在故乡
腊尽春来,迎面而至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人们早早备好了汤圆,给孩子买了花灯,怀着喜悦,也夹杂着不舍,等待元夕的到来. 明月多应在故乡.在中国,元宵节的意义甚至大过 ...
-
【行参菩提】刘红霞丨拜谒三苏园记
最初喜欢苏东坡,源于喜欢古诗词:后来爱上苏东坡,源于他的一腔柔情:现在崇拜苏东坡,源于他彪炳千秋的业绩,源于他昂扬不屈的灵魂.秋冬时节,我怀着景仰,去朝拜心中向往已久的圣地--三苏园. 群山掩映下的三 ...
-
【行参菩提】郑劲松丨在双桂堂明心见性
川东第一寺庙双桂堂,坐落于梁平县金带乡,因中庭两棵高大的百年桂树而驰名.堂,佛家道场的一种特别称号.一般曰××寺,××院,称堂称院,已标明一定的法境.桂,既开佛花,又是仙道意象,如仙话"吴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