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王之死(资治通鉴卷二一九之五)
相关推荐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二十二)仙人李泌
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十一月,朔方军在北方河套战场取得胜利后,返回首都,随即以郭子仪.李光弼为代表的朔方军拥军大佬们,通过皇帝的嫡系李泌提出了一个以游击战为主的持久战战略构思. 但是这个战略遭到了皇帝 ...
-
三皇子有勇有谋,造成嫡长子地位不稳,谋臣用一句话改变劣势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著有一本启发世人心智的奇书<智囊>,在第一部"上智 --深谋远虑"篇中,讲述了一个故事.唐肃宗第三子建宁王李倓为人英明果决,并且对其父肃宗忠心耿耿.肃 ...
-
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
马嵬坡杨贵妃上吊后,唐玄宗逃到四川,被迫引咎辞职,他的太子好像是在山西大同(我记不得了)即位,这就是唐肃宗.唐肃宗当时领导着着唐军和安禄山史思明的判军作战,他的儿子建宁王炎(是个单立人加个炎字),很有 ...
-
博弈与心理·四朝元老的智慧
--故事-- 唐德宗贞元年间,咸阳城有一些百姓大白天看见有人在云雾中行走.百姓们又惊又喜又好奇,于是找来先生卜问.先生详细地问了当时的情况以及云中人的服饰和容貌,想了想后,对大家说道:"你们 ...
-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玄武门之变(十一)太子亲王并重 皇帝无法逃离的深坑
隋文帝杨坚一心培养太子杨勇.最后的结果呢,就是太子势力越来越大,大臣们纷纷向太子表忠心.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后遇冬至,百官皆诣勇,勇张乐受贺.-.自是恩宠始衰,渐生猜阻-... 最 ...
-
让后代子孙远离祸患且有出息,自己先要懂这些道理
深谋远虑 谋略不深,流于轻率:人我地位更迭,吉凶祸福交替循环:老成人筹划谋略都考虑深远不只顾眼前.商高宗太子时,父亲小乙曾让他住民间和老百姓共同生活,了解民情.明太祖教诲太子,一定要他经历农家生活,观 ...
-
国㸙窦从一(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五)
景龙二年十二月丁巳晦(二十九日),唐中宗下敕召中书.门下长官与学士.诸王.驸马入内殿守岁.在宫中摆好了用于照明的火炬,布置了酒宴,还安排乐队奏乐助兴. 酒兴正浓时,唐中宗对御史大夫窦从一说:" ...
-
安禄山之死(资治通鉴卷二一九之九)
安禄山自起兵以来,眼睛的视力逐渐下降,后来发展到看不清东西.另外,他的身上又长了毒疮,因此性情更加暴躁,左右的官员稍不如意,就会遭到鞭打,有时甚至被直接杀掉.安禄山称帝以后,自己居于深宫之中,手下大将 ...
-
三筑高城众敌降(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一)
景龙二年三月丙辰(二十三日),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黄河边上修筑了东.中.西三个受降城. 当初,唐朔方军和突厥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有一座拂云祠,突厥在即将进犯朔方军时,每次都要先到拂云祠中祈祷,在作好各 ...
-
辛拾遗谏中宗宠女(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二)
安乐公主(韦后幼女).长宁公主(韦后女)及韦皇后的妹妹郕国夫人.上官婕妤.上官婕妤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人,全都仗势专擅朝政,大肆收受贿赂,为行贿者请托授官 ...
-
讨娑葛损兵折将(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三)
景龙二年十一月庚申(初二),突骑施酋长娑葛自立为可汗,他杀死了唐朝的使者.御史中丞冯嘉宾,又派他的弟弟遮奴等人率军进犯唐朝边塞. 当初,娑葛父亲乌质勒死后,娑葛已经取代了乌质勒统领各部人马,然而乌质勒 ...
-
唐中宗赦罪突骑施(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四)
景龙二年十一月癸未(二十五日),牛师奖和突骑施娑葛在火烧城交战,唐军全军覆没.娑葛乘胜攻陷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切断了唐廷和四镇之间的联系.取得胜利后娑葛派遣使者入朝上表,向唐中宗索要宗楚客的头颅.宗 ...
-
姚廷筠上中宗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六)
御史中丞姚廷筠上奏,说:"近来各有关部门不是依据朝廷律令所规定的权限办理自己的事务,而是不论大事小事都一率奏请皇帝裁决.臣听说过君主任用臣下,臣下则应依法履行公务.陛下日理万机,纷繁的政务堆 ...
-
侍宴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七)
唐中宗喜欢和近臣举办宴会,还爱在宴会上让每个人都出节目助兴.有一次宴会上,工部尚书张锡跳了"谈容娘"的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跳了"浑脱"的舞,左卫将军张洽跳了&qu ...
-
韦嗣立上中宗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八)
景龙三年三月戊午(初一),唐中宗任命宗楚客为中书令,萧至忠为侍中,太府卿韦嗣立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崔湜和赵彦昭也同时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崔湜和上官昭容私通,所以上官昭容向中宗举荐他作了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