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献方:一个小方子,不到2块钱,3味药材泡水喝,补脾又补肾

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如此丰富的时代,只要肯用心,根本不用担心没有好东西学,无论是经典还是各家学说,都能学到。今天这个小方子也是我学习而来,药简方精,又便于操作,故与诸君分享。

这个方子叫茯菟丸,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经过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方子,必定是好方子。

茯菟丸:茯苓6克、菟丝子3克、莲子6克

这里面茯苓和莲子都是药食同源,而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水煮后代茶饮,或者直接泡水喝。

这个方子它究竟好在哪里呢?

草堂归来背烟云,黄绶垂腰可奈何。因汝华阳寻药物,碧松之下茯苓多。李商隐的这首诗为我们道出了茯苓的出生之谜。茯苓长在松树底下,是抱着松根生长的。松木四季不老,茯苓得松树的收敛之气,因此可以四季常生,从而成就自己的物性。茯苓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与各种药材相互配伍,无论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也是茯苓被称为“四时神药”的原因。茯苓伏藏土中而生,得土气至厚,所以它能补脾土。

脾主运化,脾虚往往就是运化无力,运化无力就容易生湿,也就是说脾虚的同时往往有湿浊内生,这个时候既要补虚,又要消除已经停留的湿浊,茯苓是个不错的选择。传说宋代名医钱乙白天行医,为乡邻解除病痛,晚上著书立说,笔耕不缀,如此日夜辛劳,长年累月,就患了风湿病。钱乙认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痰湿不除,疾病难好。

脾一旦困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流口水,这是脾虚,土不摄水的缘故;嗜睡,怎么睡也睡不醒,《病因赋》上说,“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古人吃莲子还有个秘法,这个法子记载在《王氏医案》里:莲子,最补胃气而镇虚逆......日以干莲子细嚼而咽之,胜于他药多矣。”意思就是说,将干莲子细嚼后咽下,用莲子的甘香镇胃,比吃什么药都强。

脾胃不足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不过要注意莲子品质的把控,否则嚼起来不但没有甘香,还会有一股苦涩的味道。莲子还能养心安神,对于心神不宁、容易失眠、老做梦的人来说有很好的作用。古人对莲子尤为偏爱,认为吃莲子能返老还童,长生不老,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也间接验证了莲子不俗的养生功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