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打听|五台山的佛光寺,为何被梁思成称作“中国第一国宝”?
相关推荐
-
梁思成的“遗篇”: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
梁思成测绘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1933年 来源:建筑遗产学刊 人类的往昔似残梦般悠长,在文字之外,建筑作为记忆的重要承载方式,还有联系感情的纽带作用,这些联系或深或浅,或明或晦,常常沉潜于旧梦.而 ...
-
又见佛光寺
上次的代县之行并未把佛光寺列入行程, 但时隔两年, 机缘巧合下得以再次拜谒佛光寺. 南院施工完毕撤去围挡, 佛光寺在镜头中更具风华. 东大殿匾额"佛光真容禅寺". 佛光寺是中国建筑 ...
-
林徽因给女儿的信上热搜!这封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昨天中午,微博上一条 #林徽因卢沟桥事变后写给女儿的信# 的热搜引起了小编的注意.这封信是林徽因于1937年7月中旬写给女儿梁再冰的,信件原件现在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栋梁--梁思成诞辰一 ...
-
醒着回唐朝,只需15元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莫高窟第61窟中发现唐代壁画<五台山全图>(局部) 咱们的故事也就从这幅壁画开始~ 1937年7月12日(整整八十年前),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和助手们风尘仆仆来到山西代县 ...
-
山水中国(58)|静水深流佛光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文丨管苏清 1937年初夏,晓月挂在翠绿葱茸的五台山上,梁思成与林徽因,两位助手,马车和毛驴,风尘仆仆,他们又上路了.这是谱写中国建筑史上最辉煌篇章之一的序曲. 他们在寻找什么呢 ...
-
国之瑰宝 —— 佛光寺、南禅寺
南禅寺大殿修缮前的照片 笔者早前从业于IT行业,当时工作压力很大,因为素来有爱好文史的嗜好,为了舒解压力,工作之余喜欢找一些历史古迹去散心,逐渐就养成了游古迹以静心的习惯.每每工作上有烦心事困扰,面对 ...
-
被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佛光寺
被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佛光寺
-
它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唐代木构“第一把交椅”
唐二寺,瑰宝世间无 千劫何缘存象法,明时自不玄珠 沉晦庆昭苏 --<五台杂咏> 大佛光寺的故事,要从这幅摄影作品开始讲起 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 / 该图为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画册<敦 ...
-
山西一座佛殿,梁思成称为千年国宝,自带三个未解之谜引众人围观
山西一座佛殿,梁思成称为千年国宝,自带三个未解之谜引众人围观 文 | 韦爵爷 1933年,梁思成先生在山西一座佛殿内的古物前来走来走去,眼中放着精光.不大一会,梁思成突然惊喜若狂的大叫"国宝 ...
-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我们依然时常想起梁思成. 梁思成,是一个如此熟悉的名字,又似乎是一个不那般清晰的人.时光在不断淘洗,历史在反复冲刷,可能模糊了一个人的面孔,却也可能让他身上的传奇色彩愈发斑斓. 人们 ...
-
书摘 | 梁思成手稿——中国雕塑史
梁思成 先生的一生中,为中国古建筑.文物保护.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46年其在耶鲁大学讲学期间完成著述的<中国雕塑史>将中华文化的瑰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现摘录<中国雕塑史> ...
-
史论 | 梁思成:中国上古时期的雕塑史
在<中国雕塑史>开篇,梁思成写道:"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此最古而 ...
-
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上)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中国佛教建筑看似大而拙,实则至美绝伦.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下中国性格的深厚体现,内敛不张扬.喜欢它的人,懂它的人才会为它驻足为它停留,才听得到它的诉说,那些关于人文,关于地理,关于历史 ...
-
触摸“建筑伉俪”的初心与匠心——品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及珍贵文献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黄颖 9月28日,"中华营造·梁思成.林徽因"展在位于武汉光谷的建筑博物馆(中国建筑科技馆)开展, 中国营造学社及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珍贵文献展品 ...
-
帮打听|五台山为什么又称为清凉寺?
拍拍众帮: 五台山为什么又称为清凉寺? 小左: 五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有大小庙宇47座,其中有一座古寺名为清凉寺,而五台山气温较低,清凉寺也成了五台山的代称.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