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使用手册1.12
相关推荐
-
《论语》: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为什么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信" ...
-
《论语》求知|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亲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3)
学而第一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试译]孔老师说:"说着迎合别人心意的话,装出讨人欢喜的神色,这种人的仁德仅仅是外表装装样子的,而内心的仁德是很少的.& ...
-
再读《论语》:学而第一.13
再读<论语> 学而第一 十三 有子曰(1):"信近于义(2),言可复也(3).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4),亦可宗也(5)."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 ...
-
【国学】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解读
仁:仁爱.指人与人之间要仁慈,仁厚.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我们先讲义.义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我们经常讲正义或者说忠义.情义.道义,因此义一定是 ...
-
视频·每日读论语季氏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季氏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 [原文]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翻译] 齐景公有马四 ...
-
视频·每日读论语阳货17.12色厉而内荏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阳货17.12色厉而内荏 [原文]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翻译]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2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雍也第六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quo ...
-
【第322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2章》孔子因何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2章>孔子因何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王者,是指能够安邦治国,实行德政 ...
-
论语研读(第12讲 : 解读“先进篇第十一”)
教学内容:解读"先进篇第十一", 本篇共26章,1055字.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 ...
-
【每天读论语】子张19.12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子张19.12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原文]19.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 ...
-
视频·每天读论语·宪问14.12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宪问14.12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 [原文]14.12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 ...
-
【荀卿庠每日学论语】泰伯8.12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原文]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翻译]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荀卿庠视频·每日学一句论语] 1.王自 ...
-
【每日学一句论语】雍也6.12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原文]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翻译]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