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孤独相伴

很长一段时间搞不清,总觉得自己很是孤单,然后因为孤单觉得自己很孤独。
人是社会性群居高级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群体和社交的圈子,如果一个人始终独自一人,独来独往,那么这个人会被他人认定为这个人性格一定很孤僻。
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特别企盼着能有一群人,可以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肆无忌惮地谈
笑风生,甚至彻夜K歌或者一起夜聊到天明。
嗯,会有这样的时候,很累的时候。
人还真是一个奇怪的动物。等一大群朋友聚在一起,大家开心的聊着天,一起相互交流的时候,心里的那个大门,突然,就想关上了,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就在心里,在脑海中。
怎么会这样?

有意思的是,我们查字典找“孤独”的同义词时,就会出现“寂寞”这个词,难道孤独就必定寂寞吗?
好像也不是。
小的时候,家里姐姐们都上学了,我自己一个人,那时候不懂什么孤独,但是,家里养的小鸡小鸭很多,印象里最深刻的是,家里才抓鸡娃不久,一群毛茸茸的小毛球团团,那时候家里住平房,我在家里的小房子,从小纸箱子里,开始轮个捞小鸡,起上名字,然后给它们说话,叽叽喳喳的小鸡根本就搞不懂,这个可以把他们抓在手中拿来拿去奇怪的动物到底在干什么。我却让他们做演员,演习了一场一场的话剧和小品。

然后,独自一人的时候,会在老爸单位的大院子里,从家起步,开始转到各处,看看蓝天和白云,除了构思有意思的故事,还在想,这个院子圈住了所有一个单位的家属房和办公楼,每次外出,尤其是晚上踏进院子大门就会很有安全感,但是这个圈子之外呢?远处的山脉背后有什么?那条河它流向哪里?又从哪里来呢?这小镇之外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独处的时候,也是自己思维天马行空,驰骋千里的时候,我常常会编一些小故事写出来,幻想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东西。
童年虽然有孤独的时候,却可以和家里的小动物们一起玩耍,也可以自己任由自己的思维完全放松,不受局限。
长大后,发现人越来越孤独了。

我们常常会觉得,每天的工作很多,很忙碌,想做的事情也很多,却常常没有办法按照既定计划去完成,但是,当你选择一个人,很清静地去做事情时,却能做的很好。孤独有时候是必然存在的,孤独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清静的。如果你用很喧闹的音乐来调整自己,那么你的状态应该是孤单寂寞,你的内心是渴望有人陪伴,而不是孤独的一个人享受此刻的宁静。
人可能都不太喜欢孤独,但是却都常常与孤独为伴,女孩子都喜欢结伴而行,但即便如此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你都是孤独一人,你不得不承认,比如写作,必须是孤独的,比如你要做很多事情,即便你有合作伙伴,但是在你完成这项工作的时候,你必须是孤独的。
蒋勋先生曾在孤独六讲中,提到了人和很多时候的孤独感受,看着,仔细品品,其实,蛮享受的,孤独好像是有了自己和自己独处的一个时间,用自己的大脑,调动全身的感觉系统,来做一个内部的沟通,大脑努力搜索,我这个人,我都做了什么,我经历了什么,我还想什么,我身体所有的机能都配合着“我”,除了“我”有时候会说不清我是什么之外,似乎,我身体所有的系统和部位每天都在陪伴着我去度过我的每一天,去经历我所经历的每一件事。
那么,我孤独吗?
好像也不孤独,这真是个好矛盾、好奇怪的想法呀。
但是,孤独实际上是真实存在的,经历再多的事,再多的人陪伴,最终我们是一人孤独的离开,就像我们喧闹着哭喊着来到这个世界一样。
龙应台先生,曾经一个人在山里住了很久,她说,把客厅的大窗户打开,感觉天空的白云从窗户穿过来,再从另一头的大窗户穿过去。看到她写的这一段,好像和她在一起感受那份悠悠的美和惬意。

就像她说的,在山里,有时候,没有吃的,就饿着肚子,应该是过的很苦,但是,那份独处享受的美,以及她笔下流淌出来的“鸭蛋黄的夕阳”“阳光浓似花生油的下午”这样美好,充满温暖和诗意的句子, 以及给安德烈寄语“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与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生活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的那段发人深思并相继转发的话语。
可能都是她在无数个黑夜亦或独自在写字台旁,用孤独凝练出的那种深情以及深刻吧。
一个人的思想越深刻,他就越孤独,因为他已经高于世人一大截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家和高人,他们都会有孤独感,能和他们对话的人不多,遇到一个就会很欣喜,在对话中相互碰撞,再产生新的火化后,又进入各自的孤独世界,凝练,升华。
我们有时候惧怕孤独,觉得自己是不是被世界遗弃,事实上,每个人摆脱不了孤独,一旦,学会了和孤独相处,就会发现,智慧的人都会选择与孤独相伴,孤独的时候,我们大都是安安静静的,所谓静能生慧 就是如此吧。
孤独,恐怕是上天给我们每个人的礼物吧。

二月春风,爱文学,爱写作,用一支笔来描绘生活的美好,用一颗理性的头脑来思索人生,在家庭教育的路上,刚刚起步,愿更多的爸爸妈妈加入,用我们的努力和坚持,凝聚成一束光,照亮孩子遥远的未来。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
关注二月我们聊聊,原创文学欣赏,家庭教育探讨,
为爱传递温暖, 为生命传播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