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择善》选读之 朝闻道夕死可矣 章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
-
素说论语:八佾篇(07)
一原文八佾第三3.0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试解]孔老师说:"君子当以胸怀仁德为本,以通明礼教的精神与内涵为修行的着手处,故其 ...
-
素说《论语》:里仁篇(八)
一原文里仁第四4.0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试解]孔老师说:"作为一位志于道的人来说,他自然会明了里仁之美,自然会自觉笃信于仁德大道,进而他必然会积极地求仁,修 ...
-
《论语里仁篇第四》主要讲什么(2/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第14章,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有仁德的人有谦让之德,但不会埋没自己.没有仁德的人,即使争也争不来. ...
-
察其所过知其人——《论语》悟读【71】
画虎画皮难画骨,察其所过知其人. <论语>第四篇第七章: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类别).观过,斯(则,就)知仁(通'认")矣." [译文] 孔 ...
-
素说《论语》:里仁篇(二十三)
一原文里仁第四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试解]孔老师说:"仁德在身的君子当慎出其言,以言而不行,言之不及为可耻.因而仁德君子知道自爱自重,用礼来观照约束自己的 ...
-
怎堪无道处凡尘——《论语》悟读【72】
生而为人须明道,怎堪悟道处凡尘. <论语>第四篇第八章: [原文] 子曰:"朝闻道(真理),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 ...
-
素说《论语》:卫灵公篇(二十九)
原 文 卫灵公第十五 15.29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释 解 老师说:"好德君子以弘扬'仁之为人'的仁德之道为己任,善察情感好恶背后的道义,善 ...
-
素说《论语》:子罕篇(二十八)
素说《论语》:子罕篇(二十八)
-
《论语择善》之“君子食无求饱”章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敏:有两个意思,勤勉或敏捷.这两种意思放在语句中都讲得通.但综观整部<论语& ...
-
《论语择善》选读之1.1章
凡例(共十七条,选三条) 一:本书名<论语择善>,意在择众家之善者而从之,分注释.翻译.发挥三部分.注释旨在解释语词或历史背景.翻译旨在翻译.若注释与翻译还未能尽意的,再稍作发挥. 四:在 ...
-
《论语择善》选读之1.4(吾日三省吾身)、1.7(贤贤易色)两章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曾子:孔子弟子,名参(一般读shēn,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读cān,因为曾子字子舆,则他的名 ...
-
《论语择善》选读之孔子论孝(四章)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 ...
-
《论语择善》选读之“伤人乎不问马”章
10.15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翻译:马厩着火了.孔子上朝回来,说:"伤到人了吗?"不问(有没有伤到)马. 发挥:本章一共只有12个字 ...
-
《论语择善》选读之“夷狄之有君”章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夷狄:我国古代对四周的少数民族,东边称夷,西边称戎,南边称蛮,北边称狄.此处以夷狄概指少数民族. 诸夏:中原民族. ...
-
《论语择善》选读之:君子无所争 章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揖让而升下而饮:李零曰:"揖让而升下而饮,应作一句读.'揖让',是打躬作揖,互相谦让.'升' ...
-
《论语择善》选读之 君子不器 章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领悟出新的东西,就可以当老师了." 发挥: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还有两种可能的 ...
-
《论语择善》选读之 攻乎异端 章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注:攻:从事某项工作,引申为深入钻研. 异端:杂学,邪说. 翻译:孔子说:"深入钻研杂学邪说,这是有害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