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伤寒】厥阴病脉证并治

(0)

相关推荐

  • 发汗诸禁忌

    编辑整理  十方世界 发汗诸禁忌 导读 伤寒论的讲法有很多,有的老师按照条文依次讲解,有的老师按照方剂进行详细分辨,还有的老师按照证候对比辨别.这些讲法各有特点,都是为了方便我们辨别记忆伤寒条文,在遇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82条浅析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这一条论述:少阴病阳虚水火不济. 这一条又 ...

  • 我如何认识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六)

    厥阴病: <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唯"厥阴病"争议最多.因其条文中含"厥阴"二字者,仅仅四条.故近人陆渊雷先生称"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篇 ...

  • 伤寒脉络之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厥阴病本证 一.厥阴寒热错杂证 (一)乌梅丸证 [原文]: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 ...

  •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翻译赏析

    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下之利不止. [注释] 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冲逆. ③心中疼热:胃脘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2. 伤寒论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下之利不止. [注释] 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 ...

  • 第六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起326条迄381条)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胡希恕注:厥阴病,即是半表半里的阴证,津液虚则引水自救,故消渴:上虚则寒自下乘,故使气上撞心:热为寒隔,故心中疼热:上 ...

  • 【《伤寒论》原文+翻译+译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6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陰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下之利不止. [注释] 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冲逆. ...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各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 厥阴病一般是继发的,直中的比较少,大多从少阴病传入,或者用凉药误治传入.古人说"两阴交尽,名曰厥阴".两阴就是太阴和少阴,两阴交尽,到了极点了,最 ...

  •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 ...

  • “热厥”怎么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系列(三)

    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 1 白虎汤证 [原文] 傷寒,脈滑而厥,裏有熱,白虎湯主之.(350) [讲解] 本条乃无形热郁致厥的脉象与治法,乃热厥重证. 滑为阳脉,主热:热邪深伏,阻隔阳气,致阴阳气不相顺接 ...

  • 厥阴病之“热厥”的辨别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系列(二)

    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 1 热厥的辨证标准.治则与治禁 [原文]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335) [词解] 口伤烂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