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二 看京戏》

(0)

相关推荐

  • 武汉忆往(九):民众乐园里的“小京班”

    在网上看到,提起当年武汉市拥有全国知名的高百岁.高盛麟.郭玉崐.陈鹤峰.关正明等名角的武汉京剧团,的确鼎盛非凡.不由得忆起了武汉民众乐园里的同样唱京戏的"小京班". 对50-60年 ...

  • 李敬苗||看 戏

    戏台位于村子的中央.底座高有一米.舞台前面正对马路.路边一个照壁.照壁和舞台之间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场子.舞台前面是演出的地方,后面和前面的宽一样,长比前台略短一些,用于演员换穿衣服,换道具,演员变换角色 ...

  • 徐城北:“唱、念、做、打”排次序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概括京剧最基本的舞台手段,一共是四项:"唱.念.做.打",其中的"唱"通常又排在首位.在北方,以演员姓氏命名的流派大约有三十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之九 家乡的松柏树》

    [总第036202期] 模糊的记忆之九 家乡的松柏树 作者:魏瑞金 小时候,村里第一生产队的场院南侧,有个柏树林,大人们称呼柏树叫松柏(星百).有几十个棵.树龄达数百年的柏树.原属于刘家的墓地,因为坟 ...

  • 魏瑞金:东北的记忆之七 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总第1228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七  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作者:魏瑞金 李老师,是六年五班的班主任,教了我一个半学期的数学. 他是天津知青,中等身材,面白微胖,平时衣着考究,黑色的三接头皮鞋乌黑油亮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三 冷在东北

    [总第1216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三 冷在东北 作者:魏瑞金 提起东北,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忍受的,还是东北的冷. 四十多年前,乌苏里江边陲小镇--迎春的冬天,那是异常的寒冷.冬至后,每遇强寒流,气温会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二 一路北上

    [总第1215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二 一路北上 作者:魏瑞金 从坊子站到迎春站,约2500公里,1977年时的慢车通票价是30块零8毛.就是这么便宜的路费,普通农家,也需要积攒. 登上了青岛至沈阳的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一 少小离家

    [总第121401期] 东北记忆之一 少小离家 作者:魏瑞金 一九七七年初冬,远在乌苏里江边陲小镇的二姑带着大表哥和小表妹,约着沈阳的大姑一同回家看望奶奶. 奶奶共养育了三子三女,父亲最小,自父母结婚 ...

  • 魏瑞金: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9801期] 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儿时过年,在自家饭厨上贴上:"百菜白菜好,诸肉猪肉香"的对联. 清朝时有竹枝词:"几日清霜降,寒畦摘 ...

  • 魏瑞金:农村医疗那些事---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5003期] 农村医疗那些事---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1960年代,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一个新职业,叫"赤脚医生".他们只是兼职医护工作的农民. 他们在农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3 大队部的老于》

    [总第049202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3 大队部的老于 作者:魏瑞金 老于是我们村里不可或缺的人.他个子不高,面白而清瘦,为人中庸不刚烈,讲话慢条斯理,若穿个长衫,中分一下头发,再拎个小书箱,打扮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2 泥垛子》

    [总第045301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2 泥垛子    作者:魏瑞金 "泥垛子"是何物,是墙垛子? 不是家乡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它就是用泥箍的一种自制烟花,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灯节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1 生产队里吊粉皮》

    [总第043603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1 生产队里吊粉皮 作者:魏瑞金 人民公社时代,家乡的岭地上,基本全都种着地瓜.主要是地瓜产量高,那时先顾吃饱,一切为了填饱肚子.再者种地瓜也好储存,既可以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