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大青龙汤方证析疑导语 单志华
相关推荐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7,38条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三)
伤寒论38条辨: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此为逆也. 原文解释:太阳中风症,脉象浮紧,发热,恶寒,周身疼 ...
-
白发伤寒论|第七讲(35.38.39)
第七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前天看到白发伤寒论第一稿整理出来了,还挺感慨的.天使问我叫白发老师讲伤寒论怎么样?我说这个名太平淡了,去掉中 ...
-
三十八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8) 本条是伤寒表实,邪盛正气抗邪有力,阳热郁于表的证治. 开头 ...
-
肺藏魄”在精神行为病中的定位——从百合病看张仲景的用药思路导语 单志华
肺藏魄"在精神行为病中的定位--从百合病看张仲景的用药思路 导 语 吾师胡希恕先生认为:"精神的不正常还都与脑神经有关系--大概都是与脑系有关.古人认为这是心脏,是古人看法的一种 ...
-
许氏“生派”治癌理法方药特色导语 单志华
学道术必思理用神,学成在志--记许氏"生派"治癌理法方药特色 导 语 许振寰先生是我于20世纪90年代初拜的第三位老师,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特学术见解的临床家.先生具备独特的认知结构 ...
-
单志华《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解密
单志华<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解密 2018-11-28 12:30:13 3724人阅读  赵东奇 副主任医师 松原市中医院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 ...
-
桃核承气汤证“蓄血”部位辨析—单志华
桃核承气汤证"蓄血"部位辨析--<伤寒论>第109条诠释 导 语 胡希恕老师当年结合临床讲解此方时,指出:"临床上治疗精神病往往从瘀血入手,用桃核承气汤治精 ...
-
六经病欲解时内涵与临床价值 单志华
六经病欲解时内涵与临床价值 导 语 这个题目在我早年拜师学习时曾以"提问答疑"的方式请教过刘渡舟老师,刘老的解释是:"(太阳病)巳至未时指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前的一段时间 ...
-
下大功夫学好六经辨证——切身感受话寒温 单志华
导 语 胡希恕老师生前力倡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基础和灵魂,可谓言之凿凿!作为经方大师,胡老率先垂范,每每运用六经辨证,以经方治疗温病,尤显其卓著的疗效! 比如<温病条辨>中的三仁汤,吴鞠通 ...
-
肝硬化腹水中医论治四法 单志华
导 语 吾师胡希恕老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运用六经辨证曾治疗大量的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大弟子冯世纶教授总结胡老治疗肝硬化的特点是:第一,不是用一方统治一病,而是据症状特点辨方证,而施以相应的方药:第 ...
-
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临证点评 单志华
导 语 刘渡舟老师论治肝病经验丰富,采纳王旭高治肝思路而不拘泥其用药.在<肝病论>一文中,刘老写道:"王旭高认为,'郁则为肝气,发则为肝火,盛则为肝风',因而创治肝先治郁之说.基 ...
-
十二经脏腑病候针灸治要 单志华
导 语 我最初的针灸临证,父亲单玉堂先生就是依照十二经脏腑病候的基本配穴指点给我,就这样开始入门的.这篇针灸治要,取穴安全有效,治疗范围包括十二经脉脏腑最常见的病症,甚至还包括某些急症的即时处理.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