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天牖穴:补阳化湿,清头明目,通经活络

【腧穴释义】

天牖。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

本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故名。

天听。天,天部也,阳气也。听,闻声也。天听名意指穴内上行天部的阳气为强劲的风气。如天牖名解,本穴上行天部的阳气势强速快,如风之声响,故名天听。

【取穴位置】

在颈部,横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

【穴位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止部后缘;有枕动脉肌支,耳后动、静脉及颈后浅静脉;布有枕小神经本干,深层为副神经、颈神经。

【功能主治】

功能:补阳化湿,清头明目,通经活络。天牖穴有清三焦郁热,祛经络湿邪作用。

主治:

1. 头痛、项强、头晕、目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2. 瘰疬。

【穴位配伍】

配风池、率谷主治偏头痛;

配肩髃、曲池主治肩臂痛;

配悬钟主治落枕。

【刺灸法】

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有于治疗颈后神经痛、落枕、颈椎病等。

(0)

相关推荐

  • 三焦经穴位

    心脏不好者最好在戌时循按心包经. 亥时(21~23) 手少阳三焦经 经穴歌 三焦经穴二十三,关冲液门中渚间, 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 天井清泠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 天牖翳风瘛脉青,颅息角 ...

  • 太极肩颈每日一穴||天牖穴: 头晕、头痛、面肿、目昏

    519说穴 · 天牖穴天牖,属手少阳三焦经.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该穴名意指三焦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 天牖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 ...

  • 天牖穴:补阳化湿,清头明目,通经活络

    [腧穴释义] 天牖.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 本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 ...

  • 【每日一穴】 颊车穴: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颊车为经穴名(Jiáchē).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别名曲牙.机关.鬼床.齿牙.鬼林.臼关.属足阳明胃经.颊车为十三鬼穴之一,鬼床.颊即颊部,车即车舆,指下车(下颌骨),此穴在颊部下颌 ...

  • 【每日一穴】 然谷穴:升清降浊

    大医至简倪海厦 然谷穴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龙渊.然骨.属足少阴肾经.然谷是足少阴肾经的荥穴,五行属火.此穴在舟骨之下,舟骨古称然骨,故名然谷. [腧穴释义] 然谷.然, ...

  • 【每日一穴】石关穴:升清降浊

    大医至简倪海厦 石关为经穴名(Shīguān).出<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作右关.别名石阙.属足少阴肾经.石关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石即岩石,关即关要,腹水病古称石 ...

  • 【每日一穴】目窗穴:祛风消肿、清头明目

    [腧穴释义] 目窗.目,肝之所主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肝木之性的风气.窗,气体交换的通道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本穴物质为头临泣穴传至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穴外所传之热,弱小 ...

  • 【每日一穴】上关穴:升清降浊

    [腧穴释义] 上关.上,上行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清阳之气由此上行.本穴物质为听会穴吸热上行的弱小水气,在上行本穴的过程中,外部的寒湿水气亦加入其中,至本穴后清阳之气吸热上行,滞重水湿则冷缩 ...

  • 订阅特辑:(每日一穴)上关穴:升清降浊~

    上关穴 [别名]客主人穴 [穴义]胆经的清阳之气由此上行. [名解] (1)客主人.客,宾客也.本穴为少阳胆经之穴,风气为主,肾气为客,此指穴内气血为肾水之性的寒湿水气.主人,指穴内气血.该穴名意指穴 ...

  • 【每日一穴】 然谷穴: 升清降浊

    然谷穴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龙渊.然骨.属足少阴肾经.然谷是足少阴肾经的荥穴,五行属火.此穴在舟骨之下,舟骨古称然骨,故名然谷. [腧穴释义] 然谷.然,燃也.谷,两山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