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抵御植物根际入侵的优势物种随根际资源而变化
相关推荐
-
科研 | SBB:探究土壤和植物性状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发展的相对重要性(南京师范大学)
编译:孟令超,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根际微生物是植物生长和活力的关键,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会因特定的土壤因素和植物特性而存在差异.在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土壤类型和植物 ...
-
戴磊:22分钟说透3大下一代微生物组技术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微生物组研究中心的戴磊研究员.今天很高兴来到我们的<肠·道>演讲,和大家分享我关于微生物组工程方面的一些心得. 本演讲的幻灯片 .pdf 版 ...
-
科研 | 南农韦中、沈其荣等:植物根际菌群间的“便利关系”同样会为病害入侵提供“便利”
本文由沧浪烟客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菌群生态网络,其中多个物种可能相互之间具有互利共生.剥削.偏害.偏利.竞争和中立等相互关系. ...
-
【LorMe视角】合成菌群在根际免疫研究中的现状与未来
5月28日,LorMe实验室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上发表题为<合成菌群在根际免疫研究中的现状与未来>一文.本综述主要介绍了合成菌群在根际免疫研究中的地位.研究现状,以及根际免疫合成菌群的设计原 ...
-
SCI TOTAL ENVIRON | 玫瑰入侵引起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推荐:董小橙 编译:木木的天空 编辑:董小橙 波兰科学院植物研究所Stefanowicz等人于2019年4月28日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被预发表了题目为&l ...
-
科研 | Annu. Rev. Microbiol.:植物微生物组:从生态学到还原论
编译:小白同学,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植物微生物组的研究,使一个多世纪前提出的观点能够得到检验,并产生许多新的假设.通过研究不同微生物类群和 ...
-
综述 | Nature 子刊: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入侵
编译:白云,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人类旅行和全球贸易极大地增加了新区域内入侵性微生物的传播.实验和观察性研究开始揭示微生物入侵陆地生态系统的过程,它们的生态影响以及其对 ...
-
无性繁殖长出最大克隆体,原产日本的植物,开创了英国式物种入侵
2013年7月的一天,英国英格兰西米德兰兹郡警方侦办了一起悬案,有一对夫妇在自己的家中被发现死亡,经过细致入微的侦查,警方很快就从罗利·里吉斯的丈夫肯尼思·麦克雷(Kenneth McRae)的遗书上 ...
-
科研 | Journal of Ecology:植物种内变异通过其地下根际微生物组调节养分循环
编译:沐秋,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1. 植物遗传变异可以决定地下部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物种内的变异在生态学层面上影响重大,尤其是其通过营养级联造成的影响.研究者假设树宿主 ...
-
【LorMe周刊】邻近植物产生的氰化物影响乙烯对根际菌群的重建
作者:王震,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根际资源调控根际微生物群落互作.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招募土壤有益菌抵御病害的现象 ...
-
今天发现的这种龙胆科植物可能是“近危”物种粗茎龙胆
泸州市天泰中医药研究所 李沛金 今天(10月30日)在山上发现的龙胆科植物,由于没有开花,不好确定是龙胆科的何种植物,老百姓说是"治疗九子烂羊的(九子烂羊是,属中医瘰疬范畴,民间又称为老鼠疮 ...
-
解决草海环境问题的途径初步探讨(五、外来物种入侵植物)
草海的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不亚于污染的严重问题.最开始只是发现了喜旱莲子草成片的疯长,原有的水草退化,而几乎没有哪种水鸟会去取食喜旱莲子草.为此,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资金专门列出几十万用 ...
-
这种植物属于外来入侵物种,有人说它臭,有人说它香
这种植物早在2003年就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后来,在2010年1月7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列为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这种植物具有强烈的特殊味道,有喜欢的人说是香味,可有些讨 ...
-
科研 | 中国农科院Front. Microbiol.:薇甘菊的根际微生物组研究为植物适应和入侵提供新见解
编译:逍遥君,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一种有害的入侵植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土壤微生物组在薇甘菊的入侵过程中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