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数,先跟着跑吧

这两天,又看到不少关于奥数的新闻,以及,讨论奥数要不要学的帖子。自家小朋友从来没有上过奥数,属于站在门口观望的人群。在众多家长已经可以为孩子挑选优质奥数老师的海淀,同样是做家长的,感觉我自己只够59分。

我对奥数是完全无知的。这种无知,首先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奥数。尽管有很多帖子解释,也有百度百科可以查阅,可是我好像天然的对这两个字有免疫功能,就是自动自觉的看不进去任何与奥数有关系的文章。一直都是凭直觉认为,奥数嘛,既然有了奥字,大概和奥运会也有几分相似,一些有特长的人在专属领域里刻苦磨炼很多年,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其他缺乏专业训练的,只能做个业余爱好者,或者是,观众席上的看客。

好像有个哲学家对人生就是这样划分的,有的人是裁判,有的人是场上运动员,有的人是负责鼓掌加油的。

哪种最幸福呢?

还真不好说。

既然不知道奥数是啥,也就更谈不上报班学习奥数了。作为80后,常常不自觉的回想自己小时候所经历过的那点奥数,学校里几个好学生常常被老师给与特殊照顾,放学后被留下来学习奥数,以便参加比赛,为校争光。有人羡慕他们:觉得他们深受老师喜爱,拿了名次真光荣。也有人可怜他们,觉得他们放学后不能跟大家一块儿玩,明明都已经是好学生了,还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记得我第一参加奥数比赛时,好像是小学二年级?卷子上有一道题,我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楚:上午把一只老虎关进鸡笼子里,笼子里有五只鸡。问:到下午,笼子里有几只脚?

这道题真是把我难坏了,我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假设:首先是,也许老虎和五只鸡进行了友好的相处,老虎不太舒服,对鸡没什么兴趣;其次是,老虎一下子吃不完那么多只鸡,可能只吃一只,可能吃了两只,也有可能全吃了;还有一种可能,老虎只是先把他们咬死,留着慢慢吃。

天呐,谁知道会剩几只脚呢?也许老虎不喜欢啃鸡爪子呢/

最后,我只好在卷子上写到:很难说。

很显然,我是没有奥数思维的。

吴老板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对儿子说:千万别学你妈~

从那以后,老师就再也没有让我参加过奥数比赛了。

十几年后,无论是当初学过奥数的还是没学过奥数的,也都在各自过各自的日子。没有听说有谁靠奥数赚钱,也没听说有谁靠奥数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哪些巨大贡献。大家差不多都在过普通人平凡又有点小幸福的生活,无论是当年班里的前三名还是后十名。

如果知道搞奥数培训可以赚大钱,开大公司,说不定当初会有人真的好好学习。可是如果学好了数学最后只是靠这个赚钱,似乎又有一点让人想不通的地方:这就是数学的价值?

或许,能赚钱就行。你管它到底有什么价值?

有价值的事情如果赚不到钱,那就说明它没价值?

忽然觉得,混乱的不是奥数培训,也不是小升初择校,而是价值观呢?

也许奥数在某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曾经发挥过作用,但是对于一波又一波的孩子来说,没人说得清这个概率是多少。

身为家长,有时候我会好奇:当我们的孩子在课外班里学习奥数、英语、大语文的时候,那些英语国家的孩子,在学什么?

如果我们学习奥数,仅仅是为了择校,仅仅是为了被更好的初中录取,那么,初中的数学老师,还能教孩子什么?孩子在初中的数学课上,可以做什么?

如果孩子在小学便学完了初中的知识,在初中便学完了高中的知识,在高中便学完了大学的知识,那么,在大学里,他还可以做什么?

中国成语里有个词叫“先发制人”,在教育领域,这个词出现的概率好像蛮高的。我又有一点不懂了:如果总是提前学提前学,那么,现在,眼下,当前,应该做的那件事,是什么?它一直被拖着,放着,遗忘着,以后会不会跟你生气,给你个厉害瞧瞧?

有个朋友劝我:别想那么多了,先跟着跑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