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无为有益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东西, 能穿入没有缝隙的东西。我以此知道无为的好处。不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懂得这种道理。

问道心得

一、因为道无形无象,所以能出入于天地万物之中。有形有象的东西必然会毁坏,无形无象的东西却可以长存!德行是无形无象的,作用是出神入化的。世界上没有人不被别人批评,但不要因为别人的诽谤就放弃自己的德行。问问自己:每天在生命的功德银行里存款了吗?
二、宇宙的法则就是损之可益、益之可损,人生福分亦是如此。富有来自知足,有福来自知止,长久来自合道。
三、真正得道的人总说自己“没有果位、没有学问……”真正的力量并不需要显示,他们所到之处,能量将自然流动到那里。知道“无有入无间”才不会有危险。
四、修行不是去追求“有”,而是回返于生命的“无”——无是本原,无中才能生有!“无”是无边无际的宇宙整体与起源“;无”代表大视野、大格局、大思想,大思想产生大神奇!“无”亦代表舍得、放下,无我境界才能拥有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五、修炼就是要调和自己的心,内心若不调和,说出来的话就会伤人;言行举止若不和谐,身体细胞也就不和谐。
六、生命是什么?就是作,就是受,就是自作自受。“受”的三个境界是什么?忍受、接受、享受。忍受的功能是消耗,接受的功能是平衡,享受的功能是生长。看看自己在哪个境界呢?!
七、人的福德不够,就看不到自己有问题,就会把所有的怨恨推到别人身上。而看别人不顺眼,其实自己也不舒服。原来,对别人的限制正是对自己的限制;每怨恨别人一次,自己的生命线就萎缩一次;越怨人,自己心里越难过,导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
八、在关系上,若我们愿意不断地清理自己,把让自己不舒服的阴影写出来——当心中旭日升起之时,也是内心黑暗消失之日。清理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也是一个最高级、最有效的方法!当内心封闭的阴影一层一层消失,我们会发现自己内在确实充满着力量!
九、自古以来,人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刚强,而老子提出的“柔弱”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至柔到极点之时就是“德”。修柔弱吧!因为柔弱之极就能容纳一切、承受一切、利益一切!
十、教育的伟大在于不言和柔弱的无为之教,这是生长的关键之处——即使在说话,也要归于不说;即使特别优秀,也要把优秀归于大家。人类是为了学习爱、实践爱而来到人间,过去的阴影丝毫不影响我们的纯净美好。我不再把时间浪费在别人会怎么看我上;我不再处处与人比较;我要做好最善良的我,去享受老子关于宇宙“无有入无间”的大道规律对人类的祝福!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道德经学用

和谐身心,我的责任

和谐家庭,我的责任

和谐企业,我的责任

和谐社会,我的责任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学记︱道可道,非常道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期数:第513篇 心之力 | 爱语言 | 爱沟通 | 正念力 | 悟书会                一.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 不言之教——《道德经》感悟(43)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 可以攻克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无形的东西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我 ...

  • 读懂了母亲和婴儿,你就真正读懂了老子,读懂了《道德经》

    <道德经>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现象,文中常常提到母.始(下文有解释).子.婴.孩以及牝.玄牝等,老子以这些概念为关键词,展开论述,并以母体喻道,以喂养婴儿喻德,一个慈祥母亲哺育婴儿的画面,诠释 ...

  • 《道德经》四十三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经文阐述柔性的巨大力 ...

  • 大道无形却有象——《道德经》感悟(22)

    孔德之荣,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l ...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

    柔弱胜强一直是老子的主张,这一章节老子继续加强阐述. 先贴下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弱的驰骋在天下最坚强的,无出入 ...

  • 《道德经》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悟读述杂【43】

    《道德经》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悟读述杂【43】

  •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 无有入于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希能及之矣.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quo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①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②,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③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 ...

  • 道德经丨第四十三章柔软胜刚强 无为胜有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 「无为」 ...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柔弱的“道”

    [一]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二]译文 天下最柔软的,驰骋在天下最坚强的物质中.无有,才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地方.我因此知晓 ...

  •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

    老子这一章节,是继续对无为这一概念的延伸,无为无不为,但无为又是为的,那么无为究竟是无为还是有为呢? 先贴下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三章 至柔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上一章老子告诉 ...